第152章 李二:我生了一个开国皇帝?!

 第152章 李二:我生了一个开国皇帝?!

 李世绩风尘仆仆地走进了立政殿。

 他本打算先寄信回来,但考虑到兹事体大,而他继续滞留平州又嫌碍眼,所以索性先一步回长安了。

 因为事关陛下最关心的平州局势,他不敢耽搁,一路飞奔回来,甚至比信使还要快一些。

 在宦官的指引下,他连水都没有顾得上喝,一头扎进了陛下的御书房。

 他是全长安唯一一个知道辽东大捷的人,迫不及待地要将这天大的捷报汇报给陛下。

 刚踏进书房大门,李世绩一眼就看见了静静坐在皇帝一旁、面无人色的杨氏。

 他下意识地低头非礼莫视,向后退了一步。

 又觉得被皇帝召见,不声不响地退出去太失礼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低着头尬在了原地。

 “无妨,让她也听听。”李世民威严而平静地吩咐。

 长孙皇后在时,她也是在这个位置,陪伴陛下一同接见大臣……

 李世绩收拢发散的思绪,正待开口。

 陛下先开口了:

 “你这次所领的魏州兵马,只是与高句丽作战的先锋。

 “朕岂不知兵?以这点力量长途奔袭,硬捧高句丽十五万匪军,非你力所能及也。

 “所以此次败战,不是你的责任。

 “待四地兵马、两府民夫到齐,齐头并进横扫高句丽,仍由你指挥。”

 啊不是陛下,怎么就滑坡到败战了……谨慎了一辈子的李世绩,头一次有了插皇帝嘴的冲动。

 但众所周知,不论有没有其他妃子在场,插皇帝嘴都是比较严重的御前失仪行为。

 所以,李世绩只能低头听着李世民滔滔不绝,脚趾本能地在地板上抠啊抠的。

 “朕派你前去,是另有目的的,让你出征之前,朕也专门交代过你。”

 李世民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为严肃。

 杨氏立刻向李世绩投来目光,眼神灼灼,苍白的面孔有了些血色。

 实力相差悬殊,吃败仗也是无可奈何的。

 只要李明他们能平安归来……

 李世民定定地盯着李世绩,一字一句道:

 “人,你带回来了吗?”

 “陛下……”李世绩终于得到开口的机会了,正要说明情况。

 “无需多言,回来了还是没回来?”

 李世民霸气地说着,须发皆张,宛如威严的雄狮。

 每当大臣们顾左右而言他的时候,每当他们回避问题的时候,就说明……

 李世绩只能据实以告:

 “没回来,因为……”

 杨氏脸色顿时煞白,主心骨仿佛被抽空了,整个人软绵绵地坐在地上,勉强用手撑着。

 李世民双眼布满了血丝,抓住李世绩的肩膀,如同愤怒的狮子,低声咆哮:

 “那他们人在哪里???”

 躲在燕山深处?被掳往平壤?还是已经……

 “大概在营州吧。”李世绩客观地说道。

 “营……营州?”

 李世民微微一颤,双眼闪过一阵茫然,无数思绪在脑子里狂奔而过。

 就这么僵了片刻,他若无其事地放开李世绩的肩膀,平静地评价道:

 “哦,他们突围与张俭会合了?干得还不错。”

 杨氏的眼睛里也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人一下子就坐直了。

 “也,不尽然……”李世绩小心挑选着自己的词汇:

 “是李明殿下……”

 李世民打断了他,没有笑意地一呵:

 “怎么,他们难道大摇大摆,走大路去的营州?

 “难道高句丽人退军了?”

 开玩笑,就李世绩率领的这点魏州兵马,不但人数少,还是丢弃盔甲和辎重、长途奔袭的疲兵。

 带着这么点羸弱的力量,能突破燕山、打进平州,都算名将了。

 还想击败十五万敌军?

 做梦也不敢这么做啊!

 “陛下……”

 眼见得越描越黑,李世绩也有点背不住了,瞅着这个空档,赶紧像倒豆子一样说出了重点:

 “如陛下所说,高句丽确实撤退了。

 “但没非末将之功,而是李明殿下!

 “是李明殿下仅以平州之力,就击败了敌十五

万大军!”

 此话一出,书房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李世民表情一片空白,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

 杨氏端端正正地坐在席位上,也像雕塑一样,表情一片空白。

 一双父母猛然发现,自己似乎完全不了解自己的亲生儿子,怔怔地听着李世绩的汇报。

 “李明殿下治民、治军极有方略,加上侯君集、薛万彻、韦待价的辅佐……”

 “你等等。”李世民回了回神,打断了他:

 “高句丽王手下的是正规军,不是窦建德那种,被薛万彻带二百人就冲散的农民军。”

 即使重新核定了户口,平州总人口也就十万出头。

 你就算平民和士兵一换一,也还有好几万的缺口呐!

 李明难道真是活菩萨活神仙,吹口气就能把敌人吹回辽水以东?

 也就是汇报的是最靠谱的李世绩,老李还能听一听。

 若是换其他将领,他早就一脚把那乱吹牛皮的家伙踹回前线了。

 “陛下,高句丽国王死了。”

 李世绩道:

 “被李明殿下派出的细作策反了左右,刺死了。”

 李世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定定地注视着李世绩。

 李世绩立即单膝跪地:

 “一切属实,若有虚言,末将万死不辞。

 “从平州前线的战报立刻送到长安,可与末将之言互为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