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李二:诶,好像也不是不行?(第3页)

 现在提换储,还为时尚早。

 但有些事,一旦捅破了这层窗户纸,那就收不住了。

 这个念头在脑海深处挥之不去,让李世民不自觉地做出具有倾向性的决策。

 “或许……应该给李治的晋王府,也指派一些精明能干的幕僚了。”

 李世民背着手抬着头,细细地琢磨着人事调动。

 “李世绩是个文武全才,在并州与李治有旧交。就让他去晋王府,给李治当个司马。

 “原晋王师许敬宗虽然人品一般,但也是江南大族许氏的子嗣,素有才名。让他从洪州回来,重回晋王府。

 “李治过于老实暗弱,需要狠厉之人辅佐。笑里藏刀的李义府正合适。

 “以及高季辅、张行成……”

 李世民很快给晋王李治做好了人事安排。

 接下来,就是李明了。

 “首先得盯住那小子,在老子归西之前,他可别按捺不住,先造反了!”

 李世民觉得,不能排除那厮提前搞事的可能性。

 尤其在河北士族的怂恿下,鬼知道李明会干出什么石破天惊的傻事。

 而要暗中看住李明,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

 李世民弹着桌案,吩咐近侍:

 “把张亮叫来。”

 …………

 大众脸的工部尚书张亮,今天在人群里格外显眼。

 因为他脸色苍白得几无血色,冷汗涔涔,浑身发抖。

 “怎么?张爱卿身体抱恙?”

 李世民又好气又好笑地问自己的密探头子。

 张亮哆哆嗦嗦,好像真的很冷:

 “是……是,不瞒陛下,郎中说,臣有些体虚盗汗……”

 “哦?”李世民眉毛一挑:

 “那朕把你叫来,是朕的不是咯?”

 “不敢不敢,陛下有令,臣即使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张亮赶忙说道。

 他觉得自己这次死定了。

 传假情报、挑拨陛下和皇子的关系被拆穿不说。

 还因此间接害死了一位朝廷重臣魏征。

 这口巨锅……不,这就是他的责任,是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的。

 “张亮,你侍奉朕这么久了,朕实在不忍你走歪路。”

 李世民轻轻拍着桌子:

 “但是,有人密告朕,说你豢养义子,意图不轨啊。”

 开始了开始了,开始清算了……张亮面如死灰。

 这些顶着“义子”名头的密探,究竟是为了谁豢养的,别人不知道,陛下您还不知道吗?

 但张亮也辩无可辩。

 自己做贼心虚,被人买通,犯了事闯了祸。

 那责任也得自己背了。

 他一句也不辩解,只是低着头说:

 “臣……只能恳请陛下格外开恩,保全臣的儿女家族……”

 看着老伙伴这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李世民心中也涌起了阵阵酸楚。

 说到底,张亮虽然疑似与太子勾结。

 但勾结对象好歹也姓李,仍然是皇族之内,而且太子名义上也算半个皇帝。

 李世民这副朝不保夕的病躯,诱使大臣们提前找好下一个东家,虽不忠诚,但也还算情有可原。

 张亮的问题,他李世民也得承担一定的责任……李世民长出一口气,直白地说道:

 “朕留你一条命,你的‘义子’们,就交由朕来‘抚养’。”

 张亮猛然抬头,眼睛里闪烁着点点亮光。

 呆立许久,立刻跪倒在地:

 “陛下大德,臣……涕零不知所言!”

 李世民微笑道:

 “将来有你‘言’。

 “工部尚书是不能让你当了,下放河北道当个巡察使吧,巡察地方吏治。”

 河北道包括山东河北和辽东,正好把李世民最头疼的地区全部囊括在内。

 张亮咚咚磕头:

 “谢陛下,谢陛下……”

 李世民眼神变得犀利起来,低声道:

 “你的主要职责,就是看住辽东方面的动向、以及辽东与河北士族的交往。

 “有任何异动,你不要干涉,直接报告给朕即可。”

 张亮重重地点头,大拜道:

 “臣,领旨!”

 李世民点点头,笑容

温和:

 “以后你就别再‘不知所言’乱说话了。”

 “再有不称职之举,臣罪该万死!”张亮表起了忠心。

 “还有。”李世民的笑容愈发和煦:

 “以后,你也别再与某些人朋党了。

 “你只能听命于一人,那就是朕。”

 张亮的脸色又唰地一下白了。

 都知道,陛下都知道……

 伴君如伴虎,伴君如伴虎……

 张亮有种“脑袋只是预先存放在脖子上”的凉快感,颤颤巍巍地离开了立政殿。

 …………

 送走张亮,李世民轻出一口气。

 不知这样一擒一纵后,张亮那厮能不能老实一点。

 别再和李承乾、李祐或别的什么皇子大臣鬼混在一起了。

 安排完张亮,顺带着给李明上了一道保险以后。

 李世民便琢磨起了加强李明的办法。

 既然解放了思想,从立嫡长转变为了立贤与嫡长并重。

 那对李明这位庶子,也不能一味地打压。

 需要抬他一手,让他拥有能与其他嫡子一较高下的资本。

 “辽东所需的铜铁、良种、工匠、人口,要尽快到位。

 “袁天罡是谁?为什么李明在信中,专门点名要他?

 “算了,许他用驰道,一并打包送去。

 “至于税赋减免,念辽东路远,许其租税就地征收使用,不必上交朝廷。”

 李世民做着一系列安排,总觉得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李明不缺资源,这家伙什么玩意儿手搓不出来?

 开局一个碗,结局要造反好吧。

 李明的短板,不在于别处。

 而就在于其出身。

 既非嫡,又非长。

 假设李明在李承乾这个位子……不,甚至只需在李治这个位子上。

 就没有之后这一大堆麻烦事了。

 朕已经决定了,就钦定你来当下一个皇帝。

 “简而言之,李明真正的弱点,就在其生母杨氏身上。

 “杨氏,该如何处理杨氏的身份问题……”

 李世民静静地思考着,手指嗒嗒点着桌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