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热搜榜


 庆余年的原剧中,很多演员的表现很精彩,王洛打算能请来的,就请来。 

 比如,陈到明演南庆皇帝,吴钢演陈萍萍,田宇演王启年,李淳演司理理,李晓冉演长公主等等。 

 还有一些重要角色,王洛留给了自家艺人。 

 比如北齐女皇帝战豆豆,就是由新人张晓斐饰演。 

 再比如北齐圣女海棠朵朵,最终定下来的是新人谭淞韵。 

 剩下的新人毛小彤,怎么看也不像北齐大公主。 

 王洛考虑再三,让她试了几次镜,才确定让她演叶灵儿。 

 至于最重要的女一号林婉儿,王洛没有轻率决定。 

 他找了许多演员来试镜,其中包括李小沁、刘师诗、金辰和赵俪颖等人。 

 层层筛选后,王洛选择了气质和演技更加符合自己要求的刘师诗。 

 等演员班底搭建完毕,王洛就组织了一场剧本研读会。 

 这次研读的时间比较久,整整进行了三天。 

 在此之前,演员们都读过剧本,并且大部分看过庆余年的原著。 

 改编的剧本肯定和原著有所区别,但主线剧情和重要人物的设定基本一致。 

 顶多就是部分人物的岁数做了调整,性格的阴暗面稍稍减弱。 

 大部分演员对剧本的接受速度很快,并对自己的角色有所认知。 

 王洛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认知先打碎,再糅合,最后统一到一个层面上。 

 庆余年的剧本是由王洛写的大纲,搭好了框架,再交给王卷的三组进一步充实内容。 

 后来周易倒闭,陈曼琳的编剧五组成立后,也参与了后期的改编工作。 

 前世庆余年的剧本就是由王卷改编。 

 第一部整体问题不大,但到了第二部与原著差别就越来越大,离谱的情节越来越多。 

 究其原因,其实还在出在第一部的人设和剧情上。 

 原著中范闲是一个老成持重、机智过人的智者,同时他重感情、极护短,也极为记仇,睚眦必报。 

 范闲对庆余年这个世界的人,其实是漠视的,因为他是一名穿越者。 

 在另一个世界他是个严重肌无力患者,成天只能躺在床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所以来到这个新世界后,范闲极为珍惜自己的生命,通俗点说就是怕死。 

 像什么为了属下,甚至属下的家人,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搭救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干。 

 而原剧中范闲被刻画成一个伟光正的人物,动不动就大义凛然,舍己救人。 

 这么改编过审肯定容易,但精彩程度会大受影响,原著党肯定看得不爽。 

 最最重要的是,范闲的人设改变太大,直接导致他的行为逻辑改变,越往后,剧情越偏离原著。 

 这也是为什么第二部剧情出现那么多漏洞,各种不合理的情节层出的原因。 

 比如,范思辙和三皇子开青楼这件事。 

 原著中这两个小子虽然被二皇子算计,但是很清楚自己开的就是青楼。 

 而且,他们对于老百姓的生命看得很卑贱,根本不在乎用些极端手段经营抱月楼。 

 到了原剧中,改成这两人完全是被蒙蔽,就是两个天真单纯上当受骗的小孩。 

 问题是这可能吗? 

 抱月楼天天做生意,干得什么营生,他们能一点不知道? 

 范思辙可不是一个只对账本感兴趣的傻孩子。 

 整个抱月楼从选址开始就是他一手操办,楼内的装修布置都有他参与。 

 抱月楼能经营得极好,范思辙的经商天赋起了很大作用。 

 像原剧中那样,抱月楼搞得神神秘秘的,门前不是龟公老鸨子,变成凶神恶煞的大汉。 

 这哪是青楼,更像是帮派驻地、神秘宗教之类的场所吧。 

 只要用脑子想想,青楼也不可能搞成那样,客人要进入,还不给进。 

 后面范闲应对的办法更是幼稚,就跟过家家一样,纯属搞笑。 

 范闲何等身份,需要这么偷偷摸摸? 

 原著中范闲可是干净利索地夺下抱月楼,逼着范思辙和三皇子交出股份,把产业归在史阐立名下。 

 从此抱月楼成为范闲的情报机构,给了他很多助力。 

 至于二皇子想利用抱月楼,套住范闲的计划,不但没得逞,还被范闲连打带消,自己的势力损失很多。 

 原著中二皇子就是一个小Boss,根本不算什么。 

 长公主才是前期的幕后黑手,无论朝堂还是江湖,都有强大的势力。 

 即便如此,范闲在和长公主的斗争中,始终是胜利的一方。 

 毕竟他是庆帝的私生子,有皇帝老子罩着,他基本可以横着走,什么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