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900朱门(第2页)

 苏妍婍一脸难过的表情,自己很想改善他的生活、可看到他离开的背影就明白他的心意。 

 “门倌是什么?”路易斯不理解。 

 “就是看家守院的人!一般是房主人最忠诚的仆人才能胜任,其余人是没这个资格。”骆雪晴解释着。 

 “看来你爹估计还打算回到姑苏,难怪你哥主张移民海外、遭受了全族老人的反对。 

 感情是故土难移,人暂时定居在松江、心永远是在姑苏。 

 你要多多的做通一下父辈的思想工作,纸醉金迷的地方往往会被战争摧毁的很惨烈。 

 千万不要对清廷抱有任何的希望,早日离开早日解脱。”朱文聪说道。 

 苏妍婍头靠在朱文聪的肩膀上,自己突然感觉好累、明明是在故乡却没有一丝丝的安全感。 

 以前在美利坚非常的想念故乡的原风景,现在开始想念居住在美利坚的安定、和谐。 

 “这里的灾民好多呀!”玛丽亚注视着前方街道的民众,他们背靠着大户人家的城墙、等待着富人的剩饭剩菜。 

 朱文聪之所以将开会地方定在姑苏,主要也是让那些洋人出点钱、带动一下消费。 

 松江是最好的选择,但姑苏有她独特的意义、更何况这里的风景确实非常不错。 

 “地方官署不管吗?”路易斯不理解。 

 “没钱呀!受灾的又不是这一个地方,清廷为了平叛早已国库跑耗子、谈何战后重建工作。 

 清廷其实是可以学美利坚发行国债,然后利用战后重建的工作来推动全国的大基建。 

 可惜眼巴前的成功案例清廷就是不选择,说白了还是对自己的统治合法性不够自信。 

 清廷发行的国债主要消费群体肯定是汉人集团,你们认为汉人集团会买单吗?”朱文聪反问着。 

 众女一阵沉默,由于异族统治不得人心、所以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都不太好实施到位。 

 再加上八旗子弟已经被养成废物,他们根本不足以和现如今的汉人集团对抗、清帝不得不重用汉臣。 

 历史上清廷第一次发行公债的时间是1894年9月8日,这个节骨点上大家都知道甲午海战爆发了。 

 海防捐也没能凑齐足够的战争费用,所以清廷实施‘息借商款’、命令各省向地主富商借钱。 

 借款规定两年半还本付息,以六个月为一期,第一期还利不还本,自第二期起本利并还,每期还本四分之一,月息7厘、一年按12个月计算;并颁发银票,票以一百两为一张,所有商铺字号、本息数目、交兑日期,均须一一填写。还清之后,将票交销。此外再给五期小票,每还一期即撤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