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905浙商

 随着各大商帮的代表人物陆续上台演讲,洋商们本以为自己们是鲜花、没想到是绿叶。 

 一个懦弱无能的国度里、商人们却拥有极强的底蕴,由此可见这些商人不在意谁当皇帝、不阻碍自己们赚钱就行。 

 洋商们对闽商、粤商颇为了解,可是对内地的晋商、徽商一直是记忆中的一大强敌。 

 接下来登场的人是浙商代表、来自湖州商帮的刘镛,他是浙地三大巨富之一、另外两位是临安胡雪岩、明州叶澄衷。 

 正值中年的刘镛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期,整个人的精气神极佳、先是朝着朱文聪微微点头。 

 如果不是朱文聪的号召、就不可能将天下商人、洋商聚集在一块,彼此互相学习与交流。 

 刘镛很感谢朱文聪给到自己这个机会,也让自己代表着湖州商帮向洋商们秀肌肉。 

 “熟悉我的朋友都称呼我为刘三东家,我可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家庭的孩子、我的家庭很贫困。 

 年轻的时候我当过铜匠、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帮人修补铜勺铜锅、这买卖也只是解决了我的温饱。 

 直到我进入镇上的一家棉绸布店当学徒,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太多太多的辛酸无法言语。 

 我至今还记得我学徒时期的工钱,一天只能挣十文钱、只花三四文解决温饱、剩下的给老母亲。 

 所幸亲戚帮我去德昌丝行工作、每年可以赚10元银洋,有了如此丰厚的收入、我这条命都是老板的! 

 在德昌丝行这个大平台上,我快速的学习、快速的成长,很快悟到了一个道理、也是皇上提到的‘资本为王’。 

 我利用充足的资金收购大量的蚕丝,再转卖给从松江来湖州收丝的洋行买办、一进一出日斗万金。”刘镛聊起自己的人生经历。 

 洋行的负责人也认出了刘镛,各自没想到他还有如此苦难的人生、靠着个人的能力杀出一条生路。 

 刘镛的成长速度很快德昌丝行就容不下这尊大佛。因为生意越做越大、所需要的资本越大,德昌丝行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刘镛找到了两个湖州商帮的人展开合作,三人东凑西凑才凑出200银元的初始资金。 

 随着贸易战争的爆发,外国资本开始大肆收购清廷的农副产品、抓住时代风口的刘镛直接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