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莫让无知阻碍进步

张启这时候也睡不着觉,于是干脆的写起了文章。这篇的题目是《理性看待转基因,莫让无知阻碍进步》 。他写道: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言论泥沙俱下,一些缺乏理性与科学依据的声音甚嚣尘上。就像某位叫做‘大路铺子的居士’网民对谢振邦教授毫无根据的指责与污蔑,字里行间充斥着误解与偏见,完全颠倒了黑白。

 谢振邦教授依据科学事实发表科普文章,澄清事实,宣传真理,这纯粹是在履行科普工作者的职责,却遭到恶意攻击。这位网民一上来就质问“孟山都到底给了你多少钱”,还把科普歪曲成“恶意攻击反转的爱国志士”,这种言论实在荒谬绝伦。科普工作者和科学爱好者只是在摆事实、讲道理,把科学依据清晰地呈现出来供大家探讨,他们既没有能力也并非在推广转基因,其目的是让大众了解科学知识,维护国家的科学认知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转基因技术的优势显着。在增产方面,随着全球人口数量持续攀升,粮食需求日益增长,不少研究都表明,在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地区,农作物产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以转基因大豆为例,相比传统大豆,其产量提升幅度较大,有力地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贡献了力量。从减少化肥、农药和激素使用来看,转基因技术同样成果突出。传统农业高度依赖大量化学物质,这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导致水源污染,极大地危害了农民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转基因技术能够让作物自身拥有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从而大幅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比如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棉农喷洒农药的量大幅降低,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障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在人类漫长的农业发展进程中,杂交育种与转基因育种,无疑是推动农业进步的关键力量,它们都是人类为了提升农作物品质、增加产量所做出的不懈努力的成果。二者皆属于人工操作干预生物繁殖与遗传过程的典型方式,本质上都是对生物内在基因进行改变,这也与一直以来品种改良的育种目标高度契合。

 杂交育种历史悠久,是人类在农业实践中较早掌握的一种育种手段。它主要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让优良性状在后代中重新组合,从而筛选出具有更优特性的新品种。在过去,农民们凭借着经验,将具有不同优点的作物进行杂交,比如把耐旱的品种和高产的品种结合,期望培育出既耐旱又高产的后代。然而,在那个时期,人类对生物基因层面的认知几乎为零,杂交育种更多是基于表型性状的观察和经验性的操作,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虽然能取得一定成果,但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筛选出理想品种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