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斯里兰卡:被有机农业坑害(下)(第3页)
反观现代农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它代表着更先进、更文明、更安全、更可靠、更精准的发展方向,这是人类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如果非要我做个比喻,有机农业就好比甲骨文,甲骨文承载着人类古老的智慧,有它独特的价值,可毕竟不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迟早会被更适应时代的文字所取代。有机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关系亦是如此,这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施一公教授慷慨激昂地阐述完,台下顿时响起了更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
随后,亚洲生物学大会的会场继续沉浸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一场场精彩的专题讨论依次展开。
首先是“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与挑战”。来自韩国顶尖科研机构的专家展示了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医学影像进行分析的前沿成果,能快速且精准地识别肿瘤、病变等异常情况,大大提高诊断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数据隐私保护和算法可靠性的激烈讨论,学者们各抒己见,探讨如何在发挥人工智能优势的同时规避潜在风险。
紧接着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日本的海洋生物学家分享了在深海探测中发现的新物种,以及它们独特的生态习性。而印度的代表则提出,在开发海洋资源时,必须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制定科学合理的捕捞和开发政策,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现场围绕着如何建立有效的海洋保护区网络、应对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之后,“植物抗逆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专题吸引了众多目光。中国的科研团队介绍了他们在挖掘植物抗旱、抗寒基因方面的突破性进展,通过分子育种技术,有望培育出适应极端气候的农作物品种,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各国专家纷纷分享自己在植物基因研究领域的经验,探讨如何加速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应用。
在这些专题讨论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背景的科学家们思维碰撞,为亚洲乃至全球生物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这场大会成为了知识交流与创新的盛会 。
这场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与思维的碰撞中持续推进,不知不觉已至傍晚,一直持续到了晚上6点钟,才圆满地落下了帷幕,第一天的会议也到此结束,参会者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对后续议程的期待,有序的离开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