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松雾景观(第2页)
饶毅教授微笑着回应:“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探索适合的方式。大夏国有广袤的地域,不同城市的气候、地形差异很大,在借鉴的同时,更要注重创新。比如在一些山区城市,就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山林和雾气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态景观,这不仅能提升城市的品质,还能为居民提供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随着交流逐渐进入尾声,张启的心思却已经飘向了别处。他望着不远处正在与其他学者交谈的南洪吉教授,心中暗自打定主意。
会议在主持人的总结陈词中缓缓落下帷幕,参会者们纷纷起身,有的在收拾资料,有的仍在与身边人交流未尽的话题。张启却顾不上这些,他迅速整理好自己的笔记本和笔,快步朝着南洪吉教授的方向走去。
“南教授,您好!”张起礼貌地在南洪吉教授面前站定,脸上带着真诚的微笑,“我是张启,刚刚听了您的分享,实在是深受启发,想跟您再深入请教请教。”
南洪吉教授转过身,看到张启充满热忱的模样,也笑着回应:“哈哈,太客气了,能对大家有启发就好,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张启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我在炎龙集团工作,集团涉及大型的房地产开发。我就在想,您提到的松雾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方案,说不定对我们正在推进的一些项目非常有用。比如我们在桂省有一个大型的综合社区开发计划,周边有不少自然山林资源,如果能借鉴您的思路,利用好松雾资源,打造出独特的生态景观,不仅能提升楼盘的品质,还能为业主提供更优质的居住环境。”
南洪吉教授饶有兴趣地听着,不住点头:“这想法很不错啊!将松雾景观融入房地产开发,是个很有前瞻性的思路。不过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注意。首先得对当地的气候和松雾形成条件进行详细的监测和分析,确保松雾景观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其次,在景观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不能显得突兀。”
张启一边听,一边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两人越聊越投入,周围的嘈杂声似乎都渐渐远去,他们沉浸在对松雾景观与房地产开发融合的探讨之中,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一个个充满诗意与生机的生态社区。
南洪吉教授见张启一脸认真,求知欲满满,兴致也愈发高涨,决定系统地给他讲讲松雾景观的门道。
“张启先生,你想把松雾景观融入房地产开发,这从生物学的多个角度来看,都有着巨大潜力。从植物生物学角度讲,松树与松雾可是相互成就的关系。松雾常出现在松树茂密的区域,松树的蒸腾作用就像个天然加湿器,大量水分从叶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提高了周边空气湿度,这是松雾形成的关键条件之一 。而松雾形成后,其中的水汽又反过来为松树补充水分,就像给松树‘喂’了额外的‘饮料’,助力它的生长和新陈代谢,让松树长得更加繁茂。”
“在打造特色景观时,植物配置大有学问。依据植物生物学原理,不能光种松树,还得挑选能和松树共生、适应松雾环境的植物。比如一些耐阴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像杜鹃、蕨类,它们能在松树的树荫下和湿润的雾环境里茁壮成长。这些植物搭配在一起,构建出丰富的植物群落,不仅好看,还能增强景观生态稳定性,就像给整个景观打了一剂‘稳定针’。”
南洪吉教授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从生态生物学角度来看,松雾特色景观能营造出独特的生态小环境。想象一下,雾气弥漫的山林里,有了松雾景观,就像搭建了一个天然的‘生物乐园’。这里会吸引各种鸟类来筑巢栖息,昆虫也会纷至沓来,因为这里有它们需要的食物和庇护所,生物多样性自然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