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松雾景观(第3页)

 而且,松雾景观里的松树等植被,时刻都在进行光合作用,大口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我们人类必需的氧气,还能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空气,调节局部气候,它们和周边生物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对居住环境的改善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再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利用松雾资源打造景观,关键在于景观格局设计。我们得充分考虑松雾的分布范围、松树群落的布局这些要素。我们要合理规划,让物质、能量和生物在这个景观里顺畅流动,实现景观生态功能的优化。

 比如,把松雾集中的区域规划成休闲观赏区,让居民能近距离感受这份自然之美;松树群落周边设置一些生态廊道,方便生物活动。

 另外,松雾景观还有独特的生态美学价值,云雾缭绕、松影婆娑,这样的画面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满足大家对自然美的追求。这体现了生物学与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不仅能提升楼盘吸引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这对整个社区的长期发展都大有裨益。”

 一位同样很感兴趣的马来西亚女学者也凑了过来,她用英语说道:“是啊,松雾这种自然元素的运用,让城市更有灵魂了,而且还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她接着分享了马来西亚一些城市在利用自然元素打造景观时的经验,比如在一些古老的小镇,会利用当地的河流和雾气,结合周边的植被,营造出浪漫而又独特的氛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笑声和讨论声交织在一起,会场里充满了热烈的交流氛围。

 张启与南洪吉教授深入交流后,满脑子都是松雾景观融入房地产开发的构想,恨不能立刻将这极具创新性的方案分享给炎龙集团董事长王铁军。可大会日程还未结束,他实在无法脱身赶回燕京。

 站在会场外的走廊上,张启望着窗外的景色,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下情绪,掏出手机拨通了王铁军的电话。电话那头很快传来王铁军熟悉的声音:“喂,张先生啊?”

 张启微笑着说道:“王董,我有个重大发现,一定要第一时间跟您汇报!我了解到松雾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觉得对咱们炎龙集团的房地产项目来说,是个绝佳的创新方向。”

 王铁军来了兴致:“哦?松雾景观?听起来有点意思,您详细说说。”

 张起便将松雾与植物的相互作用、营造生态环境的优势,以及独特的景观美学价值,一股脑地讲给王铁军听,言语中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王铁军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几个问题,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

 挂了电话,张起一刻也没耽搁,快步回到自己的宿舍。他先是将方案里的手绘草图重新整理了一遍,确保每一处细节都清晰明了,又逐字逐句检查了方案中的文字内容,补充完善了一些数据和案例分析。

 一切准备就绪,张启抱着文件来到大会的会务中心。会务中心里摆放着几台传真机,此时正有工作人员在忙碌。张启礼貌地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方案的首页平整地放入传真机。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公司传真机的号码。随着传真机“嗡嗡”作响,纸张缓缓被卷入。

 终于,传真机“滴”的一声,显示传送完成。张启紧绷的神经这才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