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落后就要挨打(第2页)
饶毅教授接过张启的话,神情凝重,语气中满是忧虑:“越抵制,越落后。这就是当下的现实。就拿转基因技术来说,我们越是抵制,国产转基因技术就越难落地,无法得到有效推广。”
他微微皱眉,眼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继续说道:“现在我们的粮食产量虽然可观,但人口的基数庞大,需求持续增长,一旦国产技术被搁置,粮食不够吃,就只能大量从国外进口。咱们现在每年都需要进口至少1.5亿吨粮食,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饶毅教授加重了语气,神色严肃:“这些进口粮食,绝大多数来自少数几个国家。要是有一天,他们出于某些目的对我们卡脖子,停止出口粮食,那我们的粮食安全该如何保障?到时候,整个国家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赵亚夫在一旁默默点头,脸上满是沉思的神情,他深知粮食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明白饶毅教授这一番话绝非是危言耸听。
张起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所以我们不能再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了。必须加大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实现粮食自主可控,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三人站在古炮台旁,江风呼啸而过,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教训。他们深知,此刻探讨的不仅是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关乎国家未来命运的关键抉择,而他们,愿成为推动改变的力量。
站在古炮台前,大家的心中都沉甸甸的。
三人又在古炮台旁静静站了一会,随后继续向前走去。他们走过几条蜿蜒的小路,穿过一个开阔的广场,便看见前方有一座古朴的庭院。
赵亚夫抬手指向庭院,介绍道:“那个就是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时,在镇江的一座行宫,保存得非常完好。如今,乾隆的行宫绝大多数都已废弃,这一座行宫可是国内极为罕见、保存良好的古建筑群了。”
饶毅教授和张起听闻,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三人兴致勃勃地走进乾隆行宫参观。行宫内,古色古香的氛围扑面而来,他们漫步其中,欣赏着精美的建筑构造,感受着历史的厚重。走着走着,来到一处展厅,里面正举办着字画展览。
就在这时,赵亚夫眼睛陡然一亮,惊喜地说道:“呀,蔡先生您也在这啊。”
只见一位中年模样的人正站在一幅书法作品前驻足欣赏,听到声音后抬起头,看见赵亚夫,脸上同样满是欣喜,说道:“哎呀,赵老,您也来焦山玩啊?”
随后,他的目光落到饶毅教授身上,顿时愣住了,接着满脸惊讶地说道:“呀,这不是大名鼎鼎的饶毅教授吗,不得了不得了,竟然来我们镇江了,欢迎欢迎!”说完,他又和张启热情握手,笑着称赞:“这位小先生,也是气宇轩昂,一表人才啊。”
四人相互寒暄起来。通过赵亚夫的介绍,饶毅教授和张起得知,这位中年人叫蔡永祥,是镇江市文联副主席、镇江市作家协会主席,在当地是个颇有名气的大文人。
蔡永祥笑着说:“今天能在这遇见几位,真是太巧了。焦山的行宫和这些字画展览,都很值得一看,我平时也爱来这儿转转,感受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
赵亚夫点头应和:“是啊,小蔡,你对这些历史文化研究颇深,正好给我们讲讲这行宫里的门道,还有这些字画的来历。”
蔡永祥欣然应允:“那我就献丑了,这行宫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幅字画,可都藏着不少故事呢……”于是,在蔡永祥的带领下,四人一边参观,一边听他热情的讲述着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趣事,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