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落后就要挨打(第3页)

张启看着蔡永祥在介绍这些历史文化,心中感慨万千。他回想起上一世,自己其实也是认识这位蔡永祥先生的。他深知蔡永祥是军旅作家出身,早年在船艇学院工作,转业到地方后,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出众的天赋,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在海内外都颇具影响力。

蔡永祥创作成果丰硕,出版了诸多有分量的作品。他的长篇报告文学《张雅琴:一位女支书和她的新农村创业传奇》,讲述了张雅琴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的故事,该作品荣获江苏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文艺类图书奖;《大地追梦——时代楷模赵亚夫》,展现了时代楷模赵亚夫的事迹,荣获市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茅以升评传》以精准的语言和高站位的评价,记述了桥梁专家茅以升辉煌的一生;还有《破解“弱农”致富之迷》也颇具影响力。此外,他还着有诗集《爱的滋味》《夜香》,散文集《被爱的感觉》,广播剧《我心中的梦》等,其中广播剧《我心中的梦》获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四人在焦山的行宫里继续闲逛,欣赏着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感受着岁月沉淀下来的韵味。随后又漫步至古碑丛林,欣赏古老的碑刻艺术。逛累了,便寻了一处静谧的地方坐下聊天。

赵亚夫率先开口,他看着蔡永祥说道:“小蔡,你们文艺界可得多歌颂一下我们科学界和科研界啊。你瞧瞧,这两位可是从燕京来的大科学家,你可得多写写他们的事迹。”

蔡永祥笑着连连点头,应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文艺本就服务于社会,歌颂科学那是应有之意。就像当年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陈景润先生的科研成果,也激发了无数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如今,也确实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让大众认识到科学的魅力和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

饶毅教授摆了摆手,谦逊地说:“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哪有那么值得大书特书。”

张启却来了兴致,说道:“蔡主席,要是真能有文艺作品来展现科研人的日常与坚守,说不定能让更多人理解我们的工作,减少一些误解,那可就太好了。”

蔡永祥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这想法不错,我一直也想深入了解科研领域,挖掘一些动人的故事。不如你们给我讲讲科研路上那些难忘的经历、遇到的困难和坚持的瞬间,说不定能成为很好的创作素材。”

于是,在这宁静的焦山一隅,四人打开了话匣子。饶毅教授和张起开始讲述科研途中的点点滴滴,从实验室里无数次的失败与重来,到攻克难题时的激动与喜悦;从外界的质疑与不理解,到内心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蔡永祥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手中的笔也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关键信息,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笔下那篇歌颂科研精神的佳作雏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