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饶毅:转基因的发展对我本人不利(第2页)

周小平露出担忧的神情:“您说的完全是事实,咱们要是一直这么抵制,后果确实很严重啊。”

饶毅教授叹了口气,接着说:“是啊,我自己和转基因商业化无关。但是,和近三十年很多做生物研究的一样,多年来我用过很多转基因动物做实验,制造过用于科学实验的转基因动物,而且经常接触转基因动植物。以前也有人说用转基因做研究很危险,但我们国内几十万科研人员都证明没有问题。现在有人说转基因食物有问题,并无证据,而是像三十年前的危言耸听一样。实际上美国93%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玉米86%是转基因。美国人直接食用转基因食物,也吃食用转基因食物饲料的动物,这两个群体加起来数量很大。

一般懂得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人,完全不会拒绝食用转基因食物。对转基因不理解的人本无恶意,要求‘谨慎’也无可厚非。但是,一些过分的反基因人士却以无知和偏见来煽动大众。有些虽在学术机构工作但并不懂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人,正在重演三十多年前美国反转基因教授geewald的角色。

他们危言耸听,极力全面批判和反对转基因动植物。这些声音对公众有很大的欺骗性,对我国的农业和科技发展有相当的危害性。现代生物科学和转基因技术都有扎实基础,愿意关心的人们可以通过一些书和可靠的文章获知实情。在生物技术产业还从来没有在大夏国起飞的情况下,幼稚地打击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会损害大夏国的生物产业、阻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人民健康。如果中国不自主研发转基因的经济作物,最后必将完全依赖西方。”

周小平重重地点点头:“您说得太对了,在经济发展但人民生活还有待改善的时候,对于亟需应用的新技术,确实得理性对待,可不能让极端倾向泛滥。”

看起来周小平对饶毅教授关于转基因的讲述兴致盎然,他激动地拉着饶毅教授的手,恳切地说道:“饶教授啊,我听了您的话,真的是深受启发。您能不能再给我们重点讲讲转基因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有很多读者,数量相当可观,可他们当中好多人对转基因存在很大的误解。您是科学界的权威,您的见解对我和我的读者们来说都太重要了,我们特别想听您深入讲讲。”

饶毅教授微笑着点点头,清了清嗓子,说道:“转基因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先从原理来讲,人工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也就是转基因生物,其原理与重组dnA技术相同,就像1978年geech用重组dnA技术,通过转基因的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大家想想,这项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大量的实践检验。总之,它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就拿农作物领域来说,通过转基因技术,我们能将特定基因转入农作物。比如,把抗病虫害的基因导入,让农作物自身就能抵抗病虫害,大大提高了产量。”

“大家可能担心这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其实完全不必。这些抗病虫害基因的产物,对人体细胞毫无作用,因为它们的作用靶点只针对农作物的致病害虫。就像我们日常使用的抗生素,能有效杀死细菌,却不会伤害人体细胞。”

饶毅稍作停顿,接着强调:“更重要的是,转基因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有利于环保。2010年国家科学院的公开报告就指出,随着农作物对病虫害抵抗力的提高,我们可以大幅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大家想想,以往大量喷洒杀虫剂,不仅污染土壤、水源,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转基因技术从源头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这对我们的地球家园来说,是多么大的福音啊。”

潘建伟在一旁点了点头,说道:“饶教授说得很清楚,转基因技术的优势和原理,都解释得明明白白。”

饶毅教授继续说道:“在医药领域,转基因技术同样大放异彩。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生产肝炎疫苗,这些成果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状况。单克隆抗体治疗疾病,尤其是一些肿瘤,能达到传统化学药物难以企及的疗效。所以说,转基因技术无论是对农业还是医药,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周小平等人连连点头。

饶毅的目光扫视一圈众人,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继续说道:“再谈谈转基因食品标记问题。现在国际上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标记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做法。有些国家要求强制标记,认为消费者有知情权,应该清楚知道自己购买的食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而有些国家则认为,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上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无需特别标记,过度标记反而可能会误导消费者,让大家无端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