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卢宝荣教授的演讲(第2页)
“同学们,”卢宝荣教授张开双臂,大声呼吁,“转基因技术是科学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相信科学,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误导。让我们一起拥抱这项伟大的技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久久回荡在大礼堂中。
在卢宝荣教授慷慨激昂的演讲结束后,礼堂内掌声雷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教授缓缓站起身来,他目光坚定,神情庄重。
“卢宝荣教授,你说得太好了!”这位教授的声音虽然有些苍老,但却充满力量。
接着,他面向众人,开始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复旦大学的文科教授,我叫苏逸明,专门研究华夏古代哲学和魏晋文学史的。实不相瞒,曾经的我,因为专业的局限,对转基因技术确实存在一定的误解。然而,这些年来,我一直关注卢宝荣教授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观点,随着了解的深入,我的想法也逐渐被改变。我为自己以前的浅薄感到羞愧。”
苏逸明教授微微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继续说道:“我虽是一名文科生,可我觉得,我们文科生也绝不能缺失科学精神,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
如果是在几百年前,我们文科生对科学技术知之甚少,那还可以理解。但如今已经是21世纪了,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我们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我们不能被传统的文化思维所局限,更不能被一些错误、落后的文化和哲学观念牵着鼻子走,从而被带偏。
大家想一想,一个不懂科学技术的人,又怎么能真正把文科学好呢?”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与文科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逸明教授目光深邃,扫视着台下的听众,“比如在文学创作中,科技元素的融入可以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元;在历史研究中,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还原历史真相。我们文科生只有不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走得更远,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今天,听了卢教授的演讲,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也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苏逸明教授的一番话,引起了台下众人的共鸣,礼堂内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少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就在众人热烈讨论时,台下一位年轻的女学生站起身,满脸疑惑地问道:“卢宝荣教授,既然转基因技术有这么多好处,安全性也有保障,那为什么现在社会上还是有这么多人反对转基因呢?”
卢宝荣教授目光温和地看向提问的学生,微微点头示意,然后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道:
“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深层原因。首先是认知代差恐惧,人类真正理解dnA结构才仅仅70年,对于很多公众来说,‘基因操作’听起来就像是‘违背自然’。但大家想想,我们如今吃的西瓜,最开始又小又苦,玉米的祖先其实是一种野草,这些都是长期基因改变后的成果,只是以往的基因改变是通过自然选择和传统育种慢慢实现的。就好比百年前人们以为照相会摄取灵魂,这都是因为对新事物缺乏了解而产生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