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预制菜风波(第3页)

张启清晰地记得,刘小明多次前来他们神农科技集团参观,每次来都说是找他这个大哥玩耍,他们早已经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

之前在饭店里,刘小明就对他说过,自己吃过预制菜,当时就预感到预制菜的发展趋势是挡不住的。尽管当下反对的人众多,但刘小明觉得那是因为很多人还没吃过,一旦尝过,就会改变看法。刘小明还曾笑着打趣:“实际上,速冻水饺那可不就是预制菜嘛。”

看着眼前刘小明的这篇文章,张启脑海中浮现出两人相处时的画面,他饶有兴致地开始阅读起来。其标题是——《食品添加剂、预制菜、转基因,普通人都误解了!》。其全文如下:

我是茅山派大弟子,今天非要抬一抬杠。

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所以普通人第一本能是调动直觉。

而直觉主要与人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密切相关。

对于我们这样摸爬滚打多年、实战经验丰富的道士来说,就善于捉鬼。实际上,反对转基因的人就是鬼。

对于普通人来说,直觉就是看字面意思。如果字面意思超过个人知识和经验范畴,就会产生对未知的恐惧。

比如,我们的一般人在不具备相关知识储备以及没有经过思维训练的前提下,突然接触到印象会怎么样:

他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仅仅从字面意思上看,猜测就不是好东西。

比如,食品添加剂。

一个“添加”二字,就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它可能不属于食品范畴,是从“可以食用的食品”以外添加进去的。认为食品可以吃,添加剂则不是食品。一个“剂”字,又让人联想到“药剂”“杀虫剂”,那肯定有剧毒。

所以,第一印象就对食品添加剂感觉到恐惧。里面好多奇奇怪怪的化学名称,都看不懂。越看不懂,越心存恐惧!因为初中学习化学课,都是什么酸啊,碱啊,硫化氢啊!都有毒啊!可怕可怕!

其实,食品添加剂就是名称起的不好,它依然属于食品膳食范畴,其中绝大多数本身就是可以吃的。

比如,最近很多人攻击的“改性大豆磷脂”,它其实就是一种油脂,而且是可以食用的油脂。油脂分为脂肪油、磷脂和固醇三个种类。而改性大豆磷脂属于食用油脂类中的磷脂。吃改性大豆磷脂,其实就相当于喝油。

只要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那是不会有安全问题的。

比如,预制菜

普通人第一印象看见“预制菜”,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主要是两个。

第一,是联想到隔夜菜。隔夜菜不新鲜,怎么可以吃?吃了会致癌!

问题是,隔夜菜是没有用专业技术处理过的。

第二,是误以为预制菜“等同于食品添加剂”。可以保存几个月,那肯定是使用了超级多的食品添加剂!而食品添加剂不属于食品范畴,还能吃吗?

问题是,绝大多数预制菜根本不使用食品添加剂,而是采用冷链技术。只有不到1%比例的预制菜,才会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

当然,我也不认为预制菜有多么好。归根到底,如果要打一个比方,预制菜相当于书法作品中的“印刷品”。

打个比方,像司马南老师,一副书法至少卖到1000元以上。这个是真人手工创作,所以价格贵。而如果使用印刷技术,把司马南的书法复制个张,那就“档次”低了。虽然从质量上看,印刷品和司马南老师手工的字一模一样,但是你肯定只愿意出10块钱。

几个狗屁专家说预制菜是“垃圾食品”,其实预制菜就是类似于书法印刷品。

预制菜的质量丝毫不亚于传统食品,可能有些品种的口味差一点,有的营养不够均匀,但是质量是及格的。它主要还是“档次”不行。

质量≠档次。

总体上,预制菜是一种方便特殊人群的食用方法,不是所有人的生活必需品。既然如此,就不需要全面推广,尤其是不能强行进入校园。但是,也无需对此恐惧,无需对之妖魔化。

比如,转基因。

转基因这个名称,一听就让人不爽。

基因多么重要啊,居然给转掉了。万一转入有毒的基因怎么办?

其实,究其本质,转基因的本质就是“转入健康的蛋白质”。你可以理解为“加强版蛋白质”。

抬杠和脑子有病的人非要说蛇毒也是蛋白质,蛇毒也有毒。问题是,有毒的蛋白质在实验的第一步、第一个程序阶段就被彻底剔除出去了。凡是可以进入下一步实验程序的蛋白质,必须是对人体绝对安全健康的蛋白质。

科学家和企业只需要老老实实的从事蛋白质的科研工作,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名利,根本没有必要专门拿有毒的蛋白质去“投毒”,把原本风风光光的自己整进监狱里面去!

还有“抗虫作物”“bt毒蛋白”,这名称一听就让人害怕。

他们由于缺乏基础知识,只能从直觉里面联想:虫子都被抗了,那肯定是作物里面含有农药……蛋白里面有一个“毒”字,那肯定能把人毒死。

其实,从一开始这些抗虫的科学原理就与农药的化学毒性原理南辕北辙。

抗虫作物的原理是使用对害虫有作用的物质,而这种物质与害虫体内独特的酶能够起作用。而人类体内根本就不含有这种酶,所以是绝对安全的。

此外,害虫体内和人类体内的酸碱毒是不一样的,完全相反的。

害虫体内完全是碱性环境,bt的伴孢晶体溶解则必须依赖这种碱性环境。也只有碱性环境,才能促使其释放化学物质。

而人类体内的环境是酸性环境。与昆虫根本就不一样!在酸性环境种,bt根本不起作用!

科学研究还表明,bt蛋白对人类、其他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益虫是无害的,因为其胃中没有相应的受体,它们只会将bt蛋白分解成无害的氨基酸。

所以,bt蛋白的“毒”,仅限于针对害虫。某些反对转基因的人天天拿这个说事,就是把他们自己等同于蟑螂。

值得一提的是,农药它不是有机物,任何农作物里面都是不可能转入使之含有农药成分的。

总之,生活中很多东西一听见起来,就比较“违背常识”。但是它们确实合理存在,合理的为你服务,并且用科学道理都可以解释。

记住,你认为的“违背常识”,仅仅是因为你不懂科学原理。

只要科学原理可以解释的,其实都不是“违背常识”,而是你自己没有知识。

啊,天暗了!我现在抓鬼去了!”

……

张启饶有兴致地读着刘小明的文章,眼神里满是欣赏。他一边看,一边微微点头。读完后,他靠在椅背上,脸上挂着一抹会心的微笑。

“这小子,还是这么风趣又一针见血。”张启轻声呢喃,脑海里浮现出刘小明那副总是带着爽朗笑容的模样。他回想起两人相识以来的种种,从最初的并肩作战,到后来在各种场合毫无保留的畅谈,彼此间的情谊愈发深厚……

想了想,张启决定把自己的文章再补充补充,只见他继续写道:

“在围绕预制菜的舆论纷争中,不同群体的态度折射出其背后的认知差异。值得关注的是,反对转基因的人群与他们对预制菜的态度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而支持转基因的群体则展现出了对预制菜的理性认知。

反对转基因的人,他们全部仅凭自媒体信息和主观臆断行事,对预制菜同样抱有诸多误解。在主流科学界,预制菜的安全性是得到充分论证的。它并非如部分人所认为的“隔夜菜”那般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例如,市面上常见的速冻水饺、自热米饭等预制食品,它们经过严格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检测,在保质期内能够保持良好的品质和安全性。但反对转基因的人群,往往不假思索地将预制菜妖魔化,传播各种不实言论。

反观支持转基因的群体,很大一部分人也支持预制菜,但他们的支持并非毫无条件。以我身边的许多人为例,他们在尝试过预制菜后,认可预制菜的发展趋势,但坚决不支持其进入校园。在他们看来,预制菜在安全保障方面确实值得肯定。当下预制菜多采用冷链技术保鲜,而非依赖大量添加剂,只要冷链技术成熟,其安全性就能得到有效保障。

不过,支持转基因的人也理性地指出预制菜存在的弊端。预制菜普遍存在高糖高油、蔬菜少肉类多的问题,长期食用易导致发胖,破坏人体营养均衡。正因如此,他们认为预制菜并非完美无缺。

在推广层面,支持转基因的人秉持理性态度,坚决不支持预制菜全面推广。他们认为预制菜并非生活必需品,不应盲目进入校园。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预制菜却能发挥重要作用,如野战部队、医院等特殊岗位,对便捷、即食且安全的预制菜有实际需求。同时,他们强调公众的知情权,像饭店等场所,应明确告知消费者菜品是否为预制菜。

支持转基因的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抹黑也不神话预制菜,用理性视角剖析其优劣,切实保障了民众的选择权和知情权。而反对转基因的人,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检索能力,被谣言误导,对预制菜持有偏见,用不实言论绑架和愚弄民众,剥夺了大众客观了解预制菜的机会,阻碍了公众基于真实信息做出合理选择。

我们应学习支持转基因群体的理性思维,摒弃无端偏见,以科学态度看待预制菜这一现代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