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的药品也会出现缺陷,转基因呢?(第2页)
还有《惊悚秘闻!抗虫转基因是转入毒蜘蛛的基因?》一文。
这上面都是揭露反对转基因人士的手法。这些都是我多年的经验之谈。我们国家正在被它们送入深渊。攻击转基因技术只是一个小问题,但是背后却是攻击和损害国家公信力的大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清华大学赵南元团队的技术调查,在大陆互联网上长期抹黑、攻击转基因的200多个用户的ip,全部来源于境外。
网友:
你提供的资料很全面,也有出处,但很多无害的研究数据还是从推广的立场来开展的。现在的问题是,推广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都是大谈转基因的优点,从来不就其缺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反对转基因的则只强调其危害。我觉得这都是片面的。事实证明,很多西药也是经过多重严格的安全性、有效性对比实验后用于临床,但应用多年后发现其危害性极大且不可逆。比如五十年代风靡欧美的“反应停”致畸事件等不胜枚举。所以,事关民族生死存亡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差错,带来的后果是不难预料的。
我:
认定转基因无害的研究是“从推广的立场”,这个说法不成立。这是因为,上世纪1960年代就有这方面的研究,而推广是1996年才开始。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多篇论文,也不可能是为了推广。
俄罗斯和美国的意识形态不一样,国家利益不一样,两个国家不可能联合起来欺骗全球老百姓。还有一些单位如毒理学会,成员来源于全球各个国家,包括和美国关系恶劣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他们没有理由为推广转基因的美国政府吹嘘。
至于没有讨论转基因的“缺点”,这是因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以及其他全球科研组织的定义,对待转基因食品本质上采取和传统食品的“实质等同性原则”。也就是说,只要证明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是一样安全的,就可以证明转基因食品安全。通过各种科学实验和实践,证明了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在各方面的指数都一样,包括认定不会导致过敏、营养成分一样、没有蛋白毒性,等等等等,通过600多个实验环节以及第三方机构的安全审验,最终才会认为它和传统食品一样的性质。
有接近70年的全球科学研究证明,对转基因作物的农艺性状和食品中各主要营养成分、营养拮抗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性物质等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并与相应的传统食品进行比较,证明二者之间没有差异,所以认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食用安全性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1995年,who正式将“实质等同性原则”应用于现代生物技术植物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中,1996和2000年的fAo\/who专家咨询会议、2000和2001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转基因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会议也对“实质等同性原则”给予了肯定。这就是转基因食品安全卫生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全世界科学界和政府都承认的。
所以说,如果说转基因食品有“缺点”,那么肯定也是和传统食品一样的性质。吃的太多了,那人体就会发胖。传统食品的这个“缺点”,转基因食品当然同样具备。
至于“反应停”的例子,我认为你举的这个例子有一些逻辑问题的,不能用历史上这些西药上的问题对比转基因食品。
其实,只要搞清楚转基因的原理,一切疑惑就迎刃而解。
转基因技术是什么?它只不过是模仿大自然的规律,向大自然学习,转入一个首先就确认安全的蛋白质而已,相当于加强版蛋白质。打一个比喻,你吃的煎饼里面,原本是鸡肉,现在换成了牛肉,来来去去原本就是安全可以食用的东西。确认转基因食品有没有安全问题,只要确认蛋白质有没有毒性积累即可。因为转基因就是蛋白质。蛋白质确认安全,转基因即安全。所以:
第一,科学家在做转基因科研的时候,第一步,注意是第一步,就是完全确认这个转入的基因,是完全安全无害的,然后再进行后继研究。这与药品的研究原则是不一样的。所有药品成分直接知道是肯定有害的,而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原则,是第一步就得确保转入的蛋白质无害。起点就完全不一样。
第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程序环节比药品更加严格。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仅仅确认安全,就有600多个环节,周期一般为10~20那。远远超过一般药品的研究。
第三,转基因实验周期和观察期,比药品更加长久。
转基因研究确认安全之后,是拿到政府颁发的“安全证书”,但是不一定就能批准上市要批准上市,按照中国政府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在实验基地进行长期的种植实践。就是国家和农民签署协议,划一块地方用于种植,国家部门追踪种植情况。这次国家确认在2024年推广的转基因玉米,就是之前已经在内蒙古吉林实验种植了23年。而审批药品上市不需要这个观察期阶段,fdA批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