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主义”是一顶用谎言编织的帽子

科学,这一探索未知的伟大领域,其本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非空谈各种主义。我们常说的“科学主义”,即便它确实存在,那也不过是哲学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罢了。它仅仅代表着一部分哲学家对于科学的独特见解和观点,并不能真正反映科学自身的实质内涵。毕竟,科学的发展是基于严谨的实验、观察和推理,与这些哲学观念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更进一步来看,那些被贴上“科学主义”标签的理念,其实与广大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毫无瓜葛。科学家们埋头苦干,致力于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迈进。他们所关注的是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获取新的知识,改进现有的技术,以造福全人类。所以,如果有人真心想要批判或反对所谓的“科学主义”,那么他应当将目光投向哲学领域,从众多哲人的思想体系中去探寻那些持有此类观点的人。而无端地指责科技界,则无疑是找错了方向,不仅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还可能给正常的科学研究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和阻碍。

国际和国内的反科学思潮

正如斯诺(Lordc.p.snow)于1959年指出的,一直共存着两种文化在那些希望发展科学文化的人与那些声称存在“两种真理”的人之间,存在着长期的辩论。按照后者,伴随着认识过程的科学知识,存在着一种神秘的、精神的领域和(或)体验的审美及主观方面、这两种文化从未和平共处过;在最近数十年里,危及科学在社会中地位的公开抨击正愈演愈烈。

在哲学中,异议来自两个有影响的领域、第一,从库恩(kuhn)到费耶阿本德(feyerabend)的许多科学哲学家提出,不存在什么像科学方法那样的事物,科学知识是相对于社会文化风俗的,范式转换由超越理性的原因造成,因此认为存在检验科学见解的客观方法这一早先信念是错误的。

这种批评显然言过其实。的确,科学相对于其赖以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起作用,并且,在科学上我们不能作出绝对的陈述。但是,还存在检验见解的可靠标准和某些客观性判据,这些都超出特定的社会文化框架。怎样解释我们所拥有的大量科学知识呢?科学中的特定见解不能说成是等同于诗歌隐喻或宗教信条,因为在现实世界由它要接受实验结果的检验。

第二个抨击来自海德格尔(heidegger)的追随者,特别是法国后现代主义者,如德里达(derrida),福柯(foucault)、拉康(La)和莱昂塔

(Lyotard)等人。他们提出,科学只是许多系统中的一个虚构系统或叙事系统。他们坚持认为,通过解构科学语言,我们发现不存在什么真实的客观标准。海德格尔抱怨科学和技术正在使人非人化。福柯则指出,科学往往受权力机构、官僚和国家的支配,科学的政治和经济用途损害了科学保持中立的权利。这些批评有的无疑是正确的,但它们都夸大其词。如果对客观性的选择是主观性的,如果对真理不存在可作为依据的声言,那么这些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就不能说是正确的。我们可以肯定地坚持:力学原理是可靠的;火星是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心血管疾病可以得到有说服力的解释,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dnA结构并不是社会的制造物,胰岛素也不是文化的产物。

“现代性”的后现代批评家们反对16和17世纪产生的科学的唯理论者或唯基础论者阐释,或许确有道理。因为科学理论的不断成长和修正表明,在科学内部“探求确定性”或“终极的第一原理”是错误的。然而,他们走得太远了,抛弃了整个现代科学事业。认识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科学方法,巳经同为它的成功而被证明是正确的;我认为,它的前提更是正确的。这种现代科学观发展到今天,它有些什么特征呢?

第一,科学预先假定存在客观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检验可靠的知识。第二,这意味着可以建立假说和理论,并通过有关的证据、合理一致的判据及它们依言的实验结果,来确立这些假说和理论。第三,现代科学家发现数学定量化是建立理论的有力工具。第四,他们认为,在我们与可被发现的自然之相互作用中,存在着因果规律和因果关系。第五,虽然知识可能不是普遍的,但在知识超出纯主观的或文化的相对性并植根于探索者主观间和文化间的共同体的意义上,它是普遍的。第六,从科学的演进性和可否证性,可见其难以达到绝对或终极的陈述,科学是尝试性和可能性的,科学探索必须允许不同的解释争鸣。因而以前的理论可以受到挑战和修正,选择性的和建设性的怀疑是科学观中的基本要素。第七在于认同这样的事实:科学研究发现的现象其可能原因的知识可以被应用,强有力的技术发明可以被作出,这些都对人类大有益处。

然而,在拓展知识领域中起过巨大作用的科学方法,如今竟然受到了猛烈冲击。特别是有关神秘学、超自然现象和伪科学的剧烈增长。尤其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这些领域提倡非理性和感觉论。据说,我们正生活在“新时代”当中,与天文学并驾齐驱,存在着向占星术的回归;与心理学相伴随,存在着心灵研究和超心理学的增长。超自然现象肆虐,科幻小说无边。这是太空旅行时代,它包括为外星人所劫持和来自其他星球的不明飞行物、超自然世界观的兴生,与科学世界观相对抗、伪科学提供的是在大众思维中与真科学相对抗的其他的解释,而不是经过检验的因果解释。超自然信仰的剧增,表明极度的反科学态度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一系列范围更广的态度和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