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科学是迷信,健康就是一种病(中)(第2页)

注意:牛顿力学定律(也包括其他任何科学理论)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被“推翻”,只能在适用范围上被修正。

因此,所有经过验证的旧有科学理论,我们都无法完全推翻、抛弃,而是只能包容入新的理论内。正如经典牛顿力学在微观、高速领域不适用,但在普通宏观领域依然永远像以前一样正确。所以,那些所谓的某一个科学理论会被彻底推翻、抛弃,然后“地球被证明只有6000年”、“经络会被以后的科学证实”......这类,永远只是妄想。须知:整个人类的知识积累,不过是实践证伪了意淫,而意淫从来无法证伪实验验证。科学虽然不是真理,但是它永远靠谱,而违背科学的只能是永远不靠谱。

“唯科学”仅仅存在于知识领域

很多所谓的“人文知识分子”,如许小年、田松、曾仕强、孔庆东、孙小淳、李北方之流,经常忽悠群众说:“不要唯科学”,他们却忽视了一点:社会行为有千千万万,需要运用“唯科学”的只是在知识领域。

获取知识只是社会行为中的一种,没有任何人说过科学可以指导一切人类社会活动,何来“唯科学”?

在知识领域必须唯科学。科学本身就得获得知识的最可靠方法体系,在这方面,如果不唯科学,莫非要唯玄学?玄学、神学、哲学都不足以胜任,因为它们不是获得知识的可靠方法。民众盲目的信任“专家”的行为并不是获取可靠知识,所以不存在“唯科学”。

举例:

清明节祭祖作为华人传承已久的传统习俗,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尽管现代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明白鬼魂并不存在,所谓的轮回之说不过是虚构的想象,但我们从未见过有谁会仅仅因为一句“这不科学”而放弃这一重要的仪式。

毕竟,这种传统习俗所承载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首先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让人们能够借此表达对逝去亲人深深的思念与哀悼之情。尤其是在古代,祭祖活动更有着强化家族血缘纽带关系的重要作用。通过共同参与祭祖仪式,族人之间的联系得以巩固和加强,家族的凝聚力也因此得到提升。

令人深思的是,即便是那些最为坚定地信奉无神论的科学家们,他们同样会虔诚地祭拜祖先、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并对各种民俗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尊重。然而,某些所谓的人文知识分子却肆意歪曲事实、随口胡言乱语,将这些传统习俗贬低得一无是处。那么,究竟是他们自身的逻辑出现了问题,还是真的对这些传统文化一无所知呢?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给出答案吧。

在与某些人辩论的时候,某些人常常会说“判断中医的价值不必、也不能——唯科学。也有人说,中医不是科学,但有效,所以我们不能用科学的标准去衡量中医。还有人说,科学不配与中医相提并论。

此言荒谬!请仔细思考,中医也许有效,但为什么中医的效果远远不如现代医学呢?是哪里出了错呢?是不是医理如阴阳五行错误了呢?还是经络穴位根本不存在呢?如果经络存在,医生开刀动手术为什么从来也不需要不考虑密密麻麻的经络穴位呢?为什么大量实验证明针灸只有安慰剂作用呢?如何检验中药有没有毒副作用呢?如何提高中医的治愈率呢?不证明其医理正确,如何懂的中医治病的原理呢?如果不运用科学实验上的双盲法检验,如何确定中药就真有效果呢?这个效果是如何诞生的呢?是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作用于人体的呢?

你看,分析中医是不是也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如果我们不运用科学的思维,如何知道中医治病的原理呢?既然不知道原理,如何判断中医就是有效而不是其他原因呢?是不是盲人摸象偶然碰上的呢?能不能让中医的疗效再上一个台阶呢?

所以,中医也在科学研究的范畴。既然是科学研究的范畴,判断中医的药理、医理,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标准。

当然,中医也有一些看起来与科学无关的因素,比如人文因素。慈眉善目的老中医关怀的给病人把脉,温柔细心的安慰病人,一贫如洗的卧病之人看着药炉上的袅袅细烟、闻着苦药味,他们心里也获得了安慰。我们的医院太繁忙了,忽略了给病人安慰也是医治体系的一个主要部分。这个看起来“不是科学”,然而归根到底,它还是“心理学”。心理学不是科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