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为什么反对转基因?

《生态学家蒋高明为什么反对转基因?》

 

化肥、农药本来是农业的科技进步,但是农业却走向滥用化肥、农药的极端,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生态学家为了保护生态而指导农业,提出“生态农业”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农业。只要不影响生态,合理施化肥以提高产量,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控制害虫暴发,都是允许的。但是,许多生态学家主导的生态农业往往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声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物质,以确保生态。这其实是有机农业,是把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混为一谈。我国对有机农业也是倡导的。

 

蒋高明也把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混为一谈,他认为只有生态农业才能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有两篇文章,可以视为他的代表作。

 

一篇是《未来的生态农庄》。他说:化肥、农药、除草剂、塑料薄膜、饲料添加剂、转基因是农业的“六大要素”,也是“六大害”,不仅污染环境,也夺走了农民的利润;如果搞生态农业,省却购买这“六大害”的钱,农民的利润就可增加6倍。如此算账,不能让人信服。

 

第二篇是《和谐型有机农业大有可为》。说的是:北京顺义区绿牛农庄占地80亩,实行有机种植、有机养殖,供应城市里的高消费;所产有机蔬菜销售实行会员制,会员17个,都是白领和老外,每个会员一年会费1.6万元;还开了个有机西餐厅,价格不菲;由此,农庄每年可赚几十万元。蒋高明据此设想:我国年产7亿吨秸秆,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可以生产5400万吨有机牛肉供应城市;我国有60亿亩草原,鸡可以在草原散养,1亩草原上的草籽、草叶、昆虫能够满足1只鸡的生存,可以年产60亿只有机鸡供应城市;肉粮折算,等于全国粮食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7%,没有任何一项农业技术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增产效果。

 

蒋高明就是这样以“纸上谈兵”的方式,用生态农业解决了中国的农业问题,而转基因本身有那么多问题,所以他反对转基因。

 

蒋高明有一篇《转基因棉退化说明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认为的“转基因本身有那么多问题”其实是他对农业和转基因的无知。文章说的是:江苏省大丰市种植转基因棉花的头几年,农药使用量下降,种植成本下降,亩产量上升,媒体和农学家盛赞转基因的好处。可是,好景不长,到了第5年,控制了棉铃虫,其他“小害虫”却集中大暴发,用药量反而猛增,棉花纤维质量也下降,皮棉占籽棉的比率也下降。对此,蒋高明解释为:转入的基因干扰了棉花正常的生长发育。

 

对此,任何一个农艺师都会否定蒋高明的解释而做出如下解释:

 

1.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转入的基因就是抗棉铃虫的基因,这个基因产生一种蛋白质,分布在蕾、花、铃、叶内,棉铃虫吃了就会被毒死,却对其他害虫无毒。所以,转基因抗虫棉只可以省却防治棉铃虫的农药,不可以省却防治别的害虫的药。棉农以为转基因抗虫棉抗一切害虫,便不再打药,或打药很少,一年复一年,“小害虫”越积累越多,于是便有“控制了棉铃虫,其他‘小害虫’却集中大暴发,用药量反而猛增”的情况。

 

2.基因决定性状,转入的抗棉铃虫的基因与棉花纤维质量、皮棉占籽棉的比率没有任何关系。皮棉、纤维退化是正常的退化,常规棉花也会发生这种退化,原因在于棉花的天然异花授粉率在5%以上,所以容易退化,而小麦的天然异花授粉率在1%以下,所以不容易退化。所以小麦可以留种,而棉花不可以留种,必须年年提纯复壮,年年换种,否则就退化,不仅皮棉、纤维会退化,转基因也会退化,一切性状都会退化。

 

3.如果像蒋高明解释的那样,是“转入的基因干扰了棉花正常的生长发育”,那么头几年棉花纤维质量以及皮棉占籽棉的比率为什么不下降呢?

 

4.转基因抗虫棉不是一个独立的品种,是给现有的棉花品种转入抗虫的基因,全国约有几十个棉花品种被转入了抗虫基因,这几十个品种分布在全国各地,它们的抗虫性状以及各种性状是有差别的,某地好一些,某地差一些,很正常。但是全国转基因抗虫棉一直保持在几千万亩,这说明它在总体上是优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