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的谣言,都被政府辟谣过!(上)(第3页)
现在很多网痞造谣张启发院士什么“不要听从民意,而是要强行推广” ,完全是在血口喷人。张启发院士的原话是“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决策不应依靠民意,而应按照法规和程序走”,也就是一切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程序走,按照科学决策和国家战略走,不能随便受到谣言舆论的干扰。中国研究转基因起源是1980年初期,列入“863计划”。转基因农业技术与载人航天、大飞机同属十六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发展转基因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
而当时的反科学谣言运动,境外势力和极左群体互相勾结,煽动民意,绑架了国家和政府,让中国的科学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实际上,反对转基因的所谓“民意”,是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民臆”,不代表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
早在2011年9月,张启发院士就曾经指出,“研究转基因水稻并不是个人的兴趣决定的。作为一名科学家,选择研究领域必须瞄准国家的战略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具体到水稻领域,当务之急就是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农药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在确保稻米数量安全的同时,也保证稻米的质量安全。研究转基因抗虫水稻,正是为了满足这个实际需要。”
而张启发院士的这番“诉苦”,就是因为他切实感受到科研成果由于受制于谣言舆论,迟迟不能得到应用,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指出有关方面应该拿出魄力,放弃不作为,迈出稳健的步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实也不怪张启发院士大发牢骚,早在2009年,张启发院士团队研发的具抗虫外源基因的“华恢1号”和“Bt汕优63”两种水稻就获得了农业部安全证书。这也是中国几十年来唯一拥有安全证书的两种转基因水稻国产专利。依据华中农业大学的介绍,张启发院士的为“华恢一号”立项,到研究出这个技术,花费的时间是4年,而在随后等待应用的时间,是26年以上。也就是说,迄今为止有30年时间了,甚至安全证书都过期了很多年,“华恢一号”也依然没有投入应用。而科学技术是很容易过期淘汰的,今天你在国际上属于第一流水平,也许很快就属于落后的,到时候即使批准推广,也已经毫无意义。张启发院士在上书之前的极端焦虑,可以理解。
而2013年的61个两院院士联名上书的事件,历史背景就是如此:中国遭遇了100年来最大的科学危机!仅华中农业大学一个张启发科研团队,国家就拨款600多个亿,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历时超过30年,迄今为止被推广也遥遥无期。这就是把国家的钱丢进了水里。两院院士站在为中国国家利益考量的角度,主动给国家建言献策,无疑是体现了他们的良心和社会责任感。
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林拥军回忆说:“我们根本没跟哪个公司在合作,签什么协议,考虑要卖给谁,由哪个公司独家去做。我们推广的最大用意,在于服务农民和农村。水稻科研是公益性科研,是由国家拨款的。大家不要这样去看农业,都这么看,我们国家的农业真发展不起来了!农业科学家都非常清贫。国外公司跟我们到底有没有利益协议,你们可以去调查!”
事实也是如此。
(未完待续。写于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