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果然翻车了(六)(第3页)

 在生产经营和进口方面,同样有完善的法规标准。生产经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对转基因植物品种选育、试验、审定、推广和标识等做出专门规定,严格规范转基因种子从研发到进入市场的全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农产品,应当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标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着标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进口方面,农业部发布《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质检总局发布《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从进口审批到检验检疫,层层把关,防止存在安全隐患的转基因产品流入国内。

 谈及转基因知识产权保护,这与转基因产品是否拥有专利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但都至关重要。我国在转基因技术研发上成绩斐然,拥有相当的实力。转基因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建立起涵盖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品种培育、安全评价等全链条的转基因技术体系,克隆具有重要育种应用价值的抗病虫、抗逆等性状的关键基因300多个,部分重要基因已开始应用于转基因新材料创制,打破了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基因专利的垄断,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成果。

 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层面,我国构建了较为健全的体系。随着种业振兴行动的推进,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修订,以及推进《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研究制定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实施步骤和方法,都在不断提高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等配套规章的研究修订,健全了以植物新品种权为重点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对侵犯转基因知识产权的行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惩处,强化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如对反复侵权、侵权为业等情形的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在法律范围内从严惩处,切实维护科研人员和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创新。

 注:我这个人比较硬。刚刚有反对转基因的人给我留言说:你200到账了?我直接拉黑了这个狗屎人。

 (写于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