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转基因有害的确凿证据?(第3页)
附录:农业大学副校长点评了我的文章
我对这篇文章所讨论的内容深感关注。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文章中对转基因争议的剖析是非常有价值且必要的。
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进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像“创略”这类缺乏严谨科学态度的声音。科学研究需要基于实证和严谨的调查,而不是仅凭网络上随意搜索的自媒体信息就妄下结论。
“创略”的所谓“调查”,完全背离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精神,没有提供任何可靠的消息来源链接,其结论自然难以令人信服。对于转基因安全性这样重大的科学议题,我们必须要求明确的研究主体、实验方法、发表期刊以及同行验证等关键信息,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
文中提及的辨别信息真伪的三点要素,即实验论文、是否被sCi收录以及是否被同行评议通过,这是非常正确且专业的判断标准。实验论文是研究成果的具体呈现,被sCi收录意味着研究成果在学术领域得到了一定认可,而同行评议则是确保研究可靠性和科学性的关键环节。以意大利教授关于转基因喂养小白鼠易患肿瘤的研究为例,该论文被撤稿后又发表在影响力极低且未被sCi收录的期刊上,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其研究的可信度存疑。在科学领域,我们追求的是经得起反复验证和广泛认可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仅凭个别不可靠的消息就对转基因技术产生无端的恐慌。
在大学里面,我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秉持科学、客观的态度,既看到其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强抗病虫害能力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也高度重视其安全性研究。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转基因相关的科研项目中,通过严谨的实验和深入的研究,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我们也会加强科普教育,帮助公众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避免受到不实信息的误导。
科学的发展需要我们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项新技术,转基因技术也不例外。我们要依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论证,而不是被毫无根据的谣言和不实信息所左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转基因技术的优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写于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