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全面开放转基因种植,农业变革进行时

 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东北地区的吉林省以尊重科学的姿态,全面开放转基因种植,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农业变革的新篇章。这一举措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是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拥抱,受到众多农业领域专家院士的一致认可。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拥有广袤的耕地,是世界着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肥沃,富含氮、磷、钾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以及丰富的有机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吉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这些优势使得吉林省成为了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动转基因种植的发展。2021年,国家启动为期三年的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吉林省便是较早参与其中的省份之一。到了2023年,试点扩展,吉林省的转基因种植进一步推进。2024年,吉林省更是在全省范围内放开转基因玉米种植,成为了转基因种植的先锋省份。

 众多农业领域的专家院士对吉林省的这一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工程院院士盖均镒在作物遗传育种领域深耕多年,他认为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核心,打破了物种之间的天然屏障,实现了跨物种的优良性状集聚,极大地拓展了可利用的基因资源库,大幅提升了选择效率,让育种进程更加精准、高效。以抗虫转基因作物为例,将抗虫基因转入作物体内后,作物自身能够自主合成杀虫剂,具备强大的抗虫特性,并且对人类不产生任何风险。就像转基因抗虫棉的广泛种植,不仅降低了棉农购买和喷洒化学杀虫剂的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还减少了农药对土壤、水源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维护了生态平衡。而在吉林省推广转基因作物种植,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和气候优势,进一步发挥转基因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作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