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草甘膦天价赔偿案的真相
这个案件是孟山都被起诉案的判决第三案,因为案件初定裁定的赔偿总额超过20亿美元,一时震惊世界,更被某些小团体予以炒作。以至于某些自媒体将草甘膦妖魔化为“转基因伴侣”。但事实上草甘膦在49年前即在全球普遍使用,而转基因作物的发明和应用还不到30年,怎么能说草甘膦是转基因的“伴侣”?而且并非转基因作物才使用草甘膦,几乎所有的非转基因作物都使用草甘膦。可以说:草甘膦与转基因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只不过是因为触碰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被它们妖魔化。
值得说明的是,中国是全球草甘膦的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草甘膦企业是中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草甘膦农药的企业有几千家。草甘膦被妖魔化,受到损失最大的是我们中国企业。中国也是使用大国之一。中国产草甘膦超过一半用于出口,为中国创造巨大的外汇收入。这起案件初裁结果宣布后,一度给中国国内大量的相关企业造成困境。
我看见,一些反转分子借这个案件大肆炒作,胡说“美国法庭判定草甘膦致癌”、“美国法庭判决了转基因伤害案”等等。这些被歪曲的说法还频频在网上转发。对此,科普作者“怀疑探索者”曾经写过一篇《美国法院没有判决草甘膦致癌,更没有说转基因致癌 》(网址略 ),作者直接引用了美国地方法院判决书原文的网址(网址略 ),证明美国法院根本没有判决“转基因致癌”,也没有判决“草甘膦致癌”,只是说应该标注草甘膦“可能” 致癌,而这还只是初审,科学界权威机构普遍出具了严谨的科学报告,认为草甘膦不可能致癌。
“怀疑探索者”还给出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不但没有说转基因或者草甘膦有害,恰恰相反,给出的是相反的结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草甘膦致癌。
(如上图,世界卫生组织并没有判决草甘膦或者转基因有害,反而认为它们是安全性很高的。图片略。)
草甘膦的安全性如何呢?“怀疑探索者”撰文做了阐述:
假设有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喝下250克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有50%的概率会死亡。这等于是说,草甘膦的半数致死量为5g/kg。而我们天天食用的食盐(氯化钠),它的半数致死量为3g/kg。这样来看,草甘膦的毒性也并不如何的高,可以说很低。世界上有几千多种除草剂,草甘膦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是其中毒性最少的一种。也就是说,草甘膦是相对安全的一种农药。
草甘膦的毒性,据研究资料表明,兔子食用草甘膦处理的草对皮肤无剌激性,对兔子的眼睛有轻微刺激性。用410毫克/千克每一天的剂量饲养大鼠两年,未发现异常现象。用草甘膦处理的杂草和农作物对动物无致畸、致病变、致癌作用。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人和动物因草甘膦除草剂中毒的相关报道。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一个咨询机构iArC把草甘膦归入2A级分组,但是在iArC已作分类的近千种致癌物质、因素名录中,确认不致癌的只有寥寥几个。由此可见,人类做不到完全避开如此众多的致癌物质和因素,草甘膦仅仅是可能致癌因素的其中一个。而且,即便已在确认致癌分组里的抽烟、饮酒、晒太阳等等,要真正发展成为癌症疾病,也与持续、大剂量接触相关。在安全残留剂量以下的接触,草甘膦的致癌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有人质疑说:“你说草甘膦安全,你为什么不喝?”则可以这样解释:
所谓的安全,是草甘膦相对比于市面上其他几千种农药的安全,并不是说草甘膦可以当做百事可乐直接喝下去。除草剂再安全,它也是除草剂,都是具有一定的毒性的,只不过是毒性比较微弱而已。草甘膦的安全性有4个保障:
第1保障,只要符合国际权威的农作物农药残留剂量标准(mrL),它就是安全的。依据海关的检测数据,中国进口的大豆含草甘膦只有3.5mg/kg左右,远远低于美国法律规定的40mg/kg。而美国法律规定40mg/kg就是安全量,在中国上市的产品的安全量是美国的至少10倍以上。
如果以每人每天吃1kg大豆折算到60kg平均体重,则每人每天单位体重可能摄入的草甘膦,按美国标准允许最大值应不大于0.67mg/kg,以中国进口检测不超过小麦标准值应不大于0.083 mg/kg。这大约是科学试验中不致癌5mg/kg剂量的1/8~1/60,可以看出相关标准制订中,即使从致癌安全性角度,也已留有10-100倍率的安全系数。
小主,
第2保障,而且,草甘膦是一种特别容易挥发降解的农药,几天就可以做到基本降解。草甘膦在植物体内一般残留时间不长,大约10天。当草甘膦落入土壤中,马上就与土壤中的矿物质镁、铁、锌等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毒性的物质,从而失去除草的性能。所以,草甘膦在土壤中也不存在残留量问题,是一种非常利于环境保护的除草剂。
第3保障,接触草甘膦的使用者,都会佩戴防护服和手套,也足以保障人身安全。你见过赤裸着把任何一种除草剂洒在身上用作洗澡用途的人吗?
第4保障,最后,农作物上市之后,本来已经降解了绝大多数农药,消费者买回家,也不可能直接就吃,还要经过清水洗刷。没有人会拿没有清洗过的带泥土的农作物吞下肚子。
有人还会提出:美国法院不是判决草甘膦致癌吗?
【辟谣】:法院根本没有判决草甘膦致癌,因为法院不是科学机构,原则就根本无权判决。法院的判决书原文,明明白白写的是孟山都“没有标注可能致癌”。更没有判决转基因癌症,判决书根本没提转基因。而且草甘膦和转基因没有关系。比抗虫转基因作物出现更早20多年,草甘膦已经被大范围使用了。
拿法院判决进行反转,这实在是有点搞笑了:
搞笑点1,红肉和草甘膦一样,都是2A致癌物质,为什么红肉不标注致癌呢?
搞笑点2,酒精更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一级致癌物,为什么酒精没有标识为“致癌”呢?
搞笑点3,除草剂都有毒性,草甘膦只是其中的普普通通的一种,而且是毒性最小的一种,这样的话,其他几千种除草剂是不是全部标注“致癌”?
搞笑点4,几个不具备专业科学知识的陪审团成员,不过是社区大妈,她们有何资格判决草甘膦可能致癌?而她们所依据的,不过一个咨询机构,并不是科研机构。作出草甘膦不致癌结论的机构包括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已经有超过800项科学研究证明草甘膦不致癌。
为什么说草甘膦和转基因没有任何关系?
第一,转基因作物的基因,不可能含有草甘膦,草甘膦不是生物体,根本没有基因,外星人的技术也不可能把它转入农作物的基因。很多自媒体胡说八道,它们以为,草甘膦是孟山都生产的,就一定与转基因有关。
第二,在转基因作物出现之前,草甘膦已经大规模使用了至少20年以上。有了草甘膦很多年之后,才有了转基因作物。大量的非转基因作物,也在使用草甘膦这种除草剂。
那么,草甘膦到底怎么一回事情呢?原来,草甘膦是一种杀生型农药,对普通农作物是有害的。研究者发现一种叫做牵牛花的植物,它不怕草甘膦,所以把牵牛花的基因转入农作物,这样农作物就不怕草甘膦。
请注意,是【农作物不怕草甘膦】,并不是【人类不怕草甘膦】。没有任何使用说明书说,【人类可以拿草甘膦当茶喝,可以跳进去泡澡】。只有岳正义,才会把草甘膦这种除草剂当做可口可乐喝,喝完了,然后起诉说,“我起诉你,因为你没有把这个农药标注为不能喝”。除草剂不能喝,应该是一个常识,要求标注它“可能致癌”有何现实意义?
所以,即使退一万万步,草甘膦真的致癌(但科学界集体否认其致癌),也与转基因无关。
2015年11月15日,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机构(efsA)公布一项评估报告认为,农药草甘膦“可能不会致癌”,这与2015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草甘膦可能致癌的结论正好相反,生产草甘膦农药的美国孟山都公司可能重新获得在欧洲的营销许可。
2017年3月15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风险评估委员会(rAC)正式确认草甘膦为非致癌物。
2019年4月20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发布再度声明称:草甘膦不是致癌物,当前注册的草甘膦产品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风险。
山西农科院研究员孙毅说:“首先,全球接触草甘膦者不计其数,仅一、两例致癌诉讼,从统计学上不具说服力。其次,国际上主要的监管与科学权威机构都认为草甘膦不是致癌物。”草甘膦拥有40年的长期安全使用记录,并已经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通过广泛的毒理学试验,全球进行了总数超过300个的独立毒理学研究。全球迄今超过800项的科学研究均得出一致结论:草甘膦不致癌。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肖国樱说:“草甘膦的毒性比一般食品添加剂小。”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说: “相比其它除草剂高毒、高残留而言,草甘膦低毒、低残留,在目前状况下,草甘膦的安全性是除草剂中最高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需要追加说明的是,2020年6月,这场官司终于落幕,所谓的“草甘膦天价赔偿”,美国法庭已经驳回。依据最新的动态:6月22日,联邦法官willian B.shubb 在其34页的裁决书中这样写道:“要求含草甘膦成分的产品标注致癌违反了宪法第一修正案”,下令永久禁止对违反“65提案”的惩罚。
不仅仅如此,这个为草甘膦而打官司的律师timothy Litzenburg和他的合伙人,最近被爆料和他的合伙人涉嫌敲诈一家化工企业2亿美金,而且已经签署了认罪协议书。
2019年10月,timothy Litzenburg和他的合伙人找到一家化工企业,说你们生产的一种除草剂的试剂可能含有致癌物,如果我们起诉你们,你们的股票将大跌至少40%,损失将至少为10亿美金。如果你们给我2亿美金的“咨询费”,我就对你们手下留情,“不再向客户公布重大责任”。该律师威胁企业负责人说,除非获得2亿美元,否则我们将是你们公司的“最大麻烦”。
被敲诈的化工企业一边答应支付2亿美金“咨询费”,一边悄悄地录制下律师威胁勒索他们的证据。这些证据被提交到司法部门,timothy Litzenburg和合伙人被调查。之后,司法部门出示了律师的认罪协议。在这份认罪协议中,两位律师承认他们为了获取金钱去敲诈了这家化工企业。
就是这样利欲熏心、人品恶劣的律师,他为了获得丰厚的报酬(最高可达40%)和名气,为一位园丁起诉了草甘膦的生产企业。而在初审阶段,法院一度判决草甘膦的生产企业要做出天价赔偿。最终,美国法院推翻了之前的裁决。相关人士认为,这是扞卫了科学,是科学的胜利。
以上,是“怀疑探索者”做过的一些科普内容。
美国孟山都农达产品伤害赔偿案的来龙去脉是怎么样的呢?究竟美国法庭对此案做了什么具体的判决?是否涉及草甘膦致癌和转基因安全性问题呢?本文试图通过援引法庭文件,让大家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避免被恶意的炒作误导。(注:为了杜绝偏见的质疑,援引材料基本取自原告的律师网站。也就是说,下面的这些材料不是来源于支持转基因人士,而是来源于原告。)
一、案件审理判决的大致过程是怎么样?
美国法庭是采用陪审团制度,即从普通公民里随机抽签(一般是dmv机动车管理部门抽签,法庭发信通知),经诉讼双方协商后组成陪审团。它的作用是听取法庭上双方的陈述和辩论后,在法官的引导下,由各陪审员们对案件结果取得符合法定比例的共同裁决意见,法官庭上最后问询意见和根据陪审团的意见宣布裁决结果。因此这案件被错误的误导为法庭判决了草甘膦致癌、否定转基因产品安全性时,不少人表示不解,质疑为什么这些随机组成的民众陪审员可以否定科学家的专业结论?看完本文及提供的资料后,自己可能会有答案。
原告皮利奥德夫妇案诉孟山都农达(roundup)除草剂伤害案(案号rg与jCCp号4953合并),原告认为孟山都对其产品的潜在风险未能做警告提醒,造成了他们的缺乏适当防护措施而身体受到伤害出现皮肤癌。哈德曼在给美国旧金山法庭的证词中说,在被诊断为癌症之前,他曾有一次不小心将除草剂喷在了皮肤上。注意,是“一次”。仅仅只有“一次”,他就判断为自己患上癌症与除草剂有关。
该诉讼从219年3月28日起在加州奥克兰州法院开始庭审。陪审团12名成员一共花了17天的时间听取原被告双方的陈词,听取了来自正反两方肿瘤学家、病理学家和毒理学家的陈词,他们在除草剂产品皮肤吸收率和致癌性提交了截然相反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