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个方面看,农作物和粮食从未“纯天然”(第3页)

 有机农产品也并非纯天然,也不等同安全、健康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当下,有机农产品备受青睐,许多人将其与“纯天然”“安全健康”划等号。然而,这种认知存在偏差,有机农产品并不完全等同于纯天然,也不能直接等同于安全和健康。

 从定义来看,有机农产品是指在生产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遵循一系列特定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 。虽然其生产过程尽量减少了人工合成物质的使用,但它依然不是纯自然的产物。在有机农业中,人工干预无处不在。例如,农民会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管理措施,以维持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这明显属于人为调控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虽然不使用化学农药,但会采用物理防治(如设置防虫网、诱捕害虫)和生物防治(利用害虫天敌、微生物等)手段 ,这些同样是人类主动采取的措施,并非让作物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生长。

 有机农产品并非绝对安全。尽管不使用常规化学农药,但有机生产中允许使用一些天然来源的农药,像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若使用不当或过量,同样会造成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而且,有机农业并非能完全杜绝病虫害,当病虫害爆发时,农产品可能因感染病菌而产生毒素。例如,有机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若感染霉菌,可能产生呕吐毒素等有害物,威胁食品安全。在储存和运输环节,若条件控制不佳,有机农产品也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变质,从而影响其安全性。

 有机农产品也并不意味着绝对健康。从营养角度讲,声称有机农产品营养价值远超普通农产品,目前并无确凿的科学定论。众多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部分研究表明,有机农产品在某些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上与普通农产品差异不显着。而且,食物对健康的影响是综合的,不仅取决于农产品本身,还与烹饪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比如,即便食用有机蔬菜,若采用过度油炸等高油烹饪方式,也不利于健康。

 有机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人工干预,不能简单视为纯天然;其安全性会受到天然农药使用、病虫害、储存运输等因素影响;在健康方面,与普通农产品营养差异不明,且健康还受多种其他因素制约。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时,应理性看待有机农产品,不能盲目迷信,综合多方面因素做出合理选择。

 (作者:怀疑探索者,写于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