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再次错过基因编辑农业么?(中)(第2页)

 

“安全证书对于转基因是管用的,比如用抗虫的基因做转基因玉米,一个转基因事件通过回交转育到各个玉米品种上就行了,就需要一个转基因安全证书就行了,但基因编辑不行。基因编辑有时候涉及的编辑位点特别多,而且都是在各个品种上直接做,好不容易做成一个,不可能再和其他品种回交。最后那么多性状,那么多作物,是不是得有上百万、千万的安全证书?现在这个框架等于是完全不适应现在新的技术发展,”上述专家告诉《知识分子》。

 

从2018年算起来,济南的这个植物基因编辑产业基地项目已经走过了近五年。在这五年中,基地自主研发了基因编辑的底层核心工具(crispr cas sf01和crispr cas sf02),打破了国外对基因编辑核心技术的垄断,取得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的关键性突破。首批的基因编辑产品,如高油酸大豆、香味玉米、高vc生菜也早在2021年就已经创制成功。可以说,目前所有的阻碍因素都不存在或者不那么主要,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合乎科学的、宽松的政策。但正在在这一点上,也是让他们最感无力的。

 

鉴于政策上的不确定,资本市场也持观望态度。本来,在当初给济南市政府的承诺中,五年后第一家基因编辑农产品公司要上市,现在看来也达不成了。“因为投资者看到,政策还不确定,他们不放心。” 上述资深专家有些无奈。

日本、美国:和普通农作物一样监管

 

对待基因工程植物,之前各国的态度差异明显,如美国最为开明,欧洲最为保守。

 

这次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到来,欧盟继续其一贯的保守,可也有另外一些国家不再“死脑经”,如脱欧后的英国;还有一些国家,如日本,甚至“画风突变”,转而开始大力支持基因编辑农业。

 

促使他们转变的关键一点是,这次基因编辑的产品,不含有外源基因,也就是本质上不属于转基因产品。前文介绍的基因编辑的高油酸大豆,高gAbA的番茄,都是如此。

 

这里,我们就简单介绍下日本的高gAbA番茄是如何产生的。

 

此前科学家已经知道,gAbA(?-氨基丁酸)这种物质有降血压、使人放松的功效。普通的番茄中就有一定量的gAbA,但问题是,量实在太少。那怎么才能提高番茄里面gAbA的含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