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再次错过基因编辑农业么?(中)(第3页)

 

科学家首先搞清楚了番茄中gAbA累积的机理,确定了影响积累的关键基因,然后做实验表明,删除这个基因的一小段后(自身抑制结构域)就可以提高gAbA的量。用新型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来做这个工作,自然是手到擒来。由于只是敲除了基因,最终基因编辑过的番茄产品没有引入任何的外源基因。

 

这个番茄在实验室研发成功后,筑波大学就成立了一家初创公司sanatech seed,全力以赴将这一产品推向市场。他们先是收集了实验数据给到一些部门,这个阶段称之为咨询。部门委任的专家确定其是否是基因修饰的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安全性方面是否可以供人食用等。这个咨询过程不是必要的,只是可选的选项。

 

在批准商业化后,该公司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收集第一批种植户的意见,得到很多正面的反馈后,该公司开始在一些合作的农场大规模种植,此后正式向市场售卖高gAbA番茄。

 

像gAbA番茄这样的基因编辑农产品在日本是属于免监管。其实,不仅是日本,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只要是最终的基因编辑产品不含外源基因都是免监管。

 

遗憾的是,在地球另一端的欧盟,在2018年的7月,欧洲法院(cjeu) 裁定基因编辑作物应作为转基因生物进行监管,这也意味着欧洲今后几乎不会再批准任何基因编辑作物。

 

欧洲此举令一些国家的感到愤懑。

 

仅仅过了一个月,美国农业部部长就批评欧盟的做法是“落伍”的、是“开倒车”。确实,欧洲法院作出这个裁决所依据的法案已有25年,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紧接着三个月后,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13个国家共同签署一份声明,主要目标是“协调努力,确保包括基因编辑在内的这些技术的监管方法以科学为基础并在国际上得到协调。”[3]这一联合声明被看作是直接针对欧盟而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