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转基因种植的是“既得利益者”?

看见我的一篇科普文章的留言区,一个自媒体营销号“早春666”发表了各种牛皮癣一样的歪曲事实的言论。它利用各种谣言,反对中国政府推广转基因的英明国策。

 当我们仔细翻阅其发言动态,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充斥着地摊文学风格的地摊阴谋论,各种反文明、反科学、反现代化的思想甚嚣尘上,令人瞠目结舌。这些毫无根据的妄言,不仅误导公众认知,还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必须予以强有力的驳斥。

 “早春666”声称“真正种地的人不是农民,是以商业利益为主的商业性质的生产者,他们是既得利益的人,当然欢迎种植转基因”,这一论断不仅罔顾事实,还暴露了其狭隘扭曲的认知。

 实际调查结果清晰地表明,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民对于转基因种植持有欢迎态度,因为他们切实从中受益。以种植抗虫转基因玉米为例,农民无需频繁喷洒农药来对抗害虫,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减少了农药对自身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同时玉米产量也得到稳定保障,收入显着提高。

 此外,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78.6%的农民表示愿意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其中32.5%的农民表示非常愿意,46.1%的农民表示比较愿意。仅有10.4%的农民明确表示不愿意种植,11%的农民持观望态度。在访谈中,许多农民提到,他们愿意尝试新的农业技术,如果能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生产便利,他们会积极支持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由此可见,中国的农民同样欢迎转基因种植,不仅仅是企业欢迎。

 还要明确,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企业的确会有所收获,但这绝不是所谓的单方面获利。农民与生产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双赢模式。农民通过使用生产企业提供的转基因种子,获得更好的种植收益;而农民的认可和购买,又使得生产企业的产品得以持续销售。为了赢得农民的信任和市场份额,生产企业会不断投入研发,致力于生产出更高质量、更适应农民需求的产品,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利益。例如,企业研发出更加耐旱、高产的转基因大豆品种,农民种植后产量提升,在市场上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实现增收。

 然而,“早春666”这类持有民粹思维的群体,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生产企业,将其视为罪恶的化身。它们反企业、反工业化、反现代化,似乎认为世界上只应存在小农世界的农民,而容不下生产企业的发展。

 这种思维模式是对现代文明的严重背离。在现代社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和科技的支持,生产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与推广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从种子培育到农业机械制造,从化肥研发到农产品加工,各个环节都有企业的深度参与,推动着农业不断向现代化、高效化迈进。如果按照“早春666”的极端思维,摒弃生产企业,农业将退回到原始、低效的状态,最终受损的还是广大农民和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