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自愧不如与加印(第2页)

 “同学们,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1980年来了,我们有请启功先生为我们的新年致辞……”江勇老师举着话筒说道。

 “尊敬的同学们,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我们站在岁月的门槛上,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刻,我谨代表北师大的全体教师,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白胡子老头祝贺道。

 “啪啪啪啪……”众学生鼓掌。

 致辞完毕,随后开始发售校刊。

 众人一拥而上,支持自家的校刊,都觉得义不容辞。

 这会儿,大家有很好的集体主义精神。

 祖国、学校是我家!

 拿到书,映入纪庆兰眼前的第一篇,便是一首名“爱的人”的诗歌,一看名字,果不其然是78级中文系宋建春的作品。

 人群里已经有人大声朗诵起来:“晚风轻拂,柳絮飘扬,你的眼神,如古老油灯下的微光……你的轻叹,是那未完的乐章……在星空下的诺言,轻轻吟唱,爱,穿越了时空的墙。”

 “这首诗比上次的写得好,意象更多,更丰富,文字也更加朴实。”纪庆兰若有所思的评价道。

 此时的宋建春站在人群中鹤立鸡群,时不时被同学问两句。

 这时《诗刊》的周编辑走过来拍了拍宋建春的肩膀,微笑的鼓励道:“宋建春同学,下次还有诗歌记得给我们《诗刊》投投嘛,北师大有像你这样有诗才的年轻人不多了,我们诗刊打算今年开展一期“青春诗会”,正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好好努力……”

 “周编辑说笑了,建春也只是随性而坐,难登大雅之堂,诗刊是我心目中的至高殿堂,若能录用刊登,实在是荣幸之至。”

 宋建春笑着谦虚道,不过心情却是一阵激动,青春诗会?

 这是在邀请自己吗?

 “好好加油。”

 周编辑矜持的点点头,随后转身毫不留情的离去。

 “瑞雪快看,宋建春这小子居然被诗刊的周编辑鼓励了!”

 也因为这位周编辑对宋建春的鼓励,纪庆兰看向宋的目光里也带上些许羡慕,拍了拍赵瑞雪的手臂说道。

 赵瑞雪摇摇头,心神还曾经在程开颜的文字当中,不过听到纪庆兰话语中带着羡慕敬仰的语气,她淡淡的摇摇头,“就那样吧。”

 “得了,跟你说也是白说,你的心思,已经全在我们小程老师身上了,小程老师人很好,但论才华还是不及宋建春的。”

 纪庆兰无语道。

 这些日子,寝室的人算是看出来。

 瑞雪原来是对发小同志有意思,据说从小时候开始就对发小同志情有独钟,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好嘛!

 但这可是《诗刊》啊!

 1957年1月,解放后第一个全国性的诗歌杂志《诗刊》。

 主席亲笔复信支持创办《诗刊》,发刊第一期,就以主席的十八首旧体诗词打头,这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

 《诗刊》是以发表当代诗人诗歌作品为主,刊发诗坛动态、诗歌评论的大型国家级诗歌刊物,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一旦能刊登在诗刊上,那将代表着彻底跻身大诗人的行列。

 一来宋建春的诗歌在校刊上刊登,已经掀起了热度,现在诗刊的周编辑也鼓励他投稿,虽然没有说录用,但这也是很光荣的。

 “不信?”

 赵瑞雪瞪大眼睛,她的好胜心也被激起来了,一把将手里的儿童文学塞到纪庆兰胸前,激动的说:“你看!看完再说宋建春这种也能叫才子?他也配?程开颜比不上他?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才子!”

 即使到现在,赵瑞雪依旧被《夜晚的潜水艇》中的文字与都快溢出的才气所惊叹。

 这才华太过强盛……一旦拥有它,现实就微不足道……

 太狂,太年轻气盛了,太妙,太有才气了!

 看到赵瑞雪这么说,纪庆兰摸着被压在贫瘠胸口处的书本,猜测道,“难道小程老师也写了文章?这本儿童文学?”

 提到儿童文学,此刻纪庆兰恍然大悟道:“好啊!难怪你买了儿童文学!小程老师这么大的事,你都瞒着我们?还是不是好姐妹了?”

 话没说完,她便迫不及待的翻看起来,渐渐的屏住呼吸……

 玛雅!

 纪庆兰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小程老师怎么这么牛?

 ……

 随着时间的流逝,热度散去,学生们有的还在讨论,大多数人渐渐离开宣传栏。

 宋建春这边也消停下来,他静静看着人群中的赵瑞雪,袖口里拢着一朵在小花园里折的一朵不知名花朵,走到赵瑞雪跟前,伸出手说:“瑞雪同志,能否移步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