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自愧不如与加印(第3页)

 “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吧,还有就是请你叫我的全名。”赵瑞雪皱皱眉。

 “你觉得我今天这首诗写的怎么样?”

 宋建春嘴角带矜持的笑,一幅仪态翩翩的才子模样问道。

 “嗯……写的不错,刚才那位是诗刊的周编辑?”赵瑞雪佯装思索,夸一句,随后转移话题。

 “谢谢赵瑞雪同志的夸奖,这位周编辑是来我们学校充当评委的,诗歌朗诵比赛,你不也参加了吗?”

 宋建春解释道,随后神神秘秘的看向她,“给你一个惊喜?”

 “?”

 随后他便用左手遮挡住右手,手臂一甩,一朵淡粉色的花朵出现在眼前,“噔噔噔噔~这朵花送给你!希望你喜欢。”

 “我跟你什么关系?你送花给我?”

 赵瑞雪转头就走,但立刻就被喊住。

 “等等!你能不能听我说完?”

 宋建春脸色一白,随后迅速涌上血,带着期盼的目光问:“赵瑞雪同志!我喜欢你!我们能不能谈朋友?”

 “不能。”

 连脖子红得滴血,宋建春咬牙道,“是不是因为那个程开颜?我问了我哥,那个程开颜是走关系进来,走后门,还只是高中学历的人,你不要被他骗了!他只是长得帅,银样镴枪头而已!而且你和他是不可能。”

 “第一,我跟他没什么关系,第二,我跟你也没什么关系,第三,他比你有才华多了,你要是不信可以看看儿童文学的第一篇小说,你好自为之,。”

 赵瑞雪听完,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平静的一字一顿的说道。

 她早已经放下了,至于现在,两人仅仅是学生和老师,发小的关系。

 况且她的规划很清楚,只想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好好学习。

 谈朋友?

 这是毕业之后的事情。

 不过到时候程开颜若是还没……自己到时候再……也不迟。

 赵瑞雪头也不回的拉着纪庆兰离开。

 她斟酌再三,打算回寝室写一篇有关这篇小说,或者说这篇散文的评论,发到校刊上,或者杂志上。

 原地只留下宋建春一人,心生怨怼的出了校门,直奔新华书店。

 半小时后,他拿到一本儿童文学,低头带着找茬的心思看起来。

 宋建春呼吸渐渐凝滞,脸色灰白的呢喃道:“我不如也……”

 ……

 几日后,儿童文学编辑部。

 编辑办公室的暖气片中散发着热烘烘的暖气,热的人躁得慌。

 “今天的暖气怎么这么热?这些供暖单位的人今天是吃错药了”

 徐德霞此时已经脱下了棉袄,守在电话旁。

 不为别的,就等着发行局的通知。

 作为一个专业的儿童文学编辑,徐德霞对市场嗅觉还是相当灵敏的,她认为这篇《夜晚的潜水艇》有火的潜力。

 儿童文学虽然坚持纯文学,但毕竟是写给儿童看的,比较注重故事性,轻文学性。

 这篇小说则不一样,他故事性比较轻,虽然结构缜密,但主人公在故事里的形象是单薄的,只能通过只言片语来看到,作者故意弱化了这一点。

 只是想让读者跟着走,跟着幻想走。

 只要思维跳跃,能跟上,能共鸣这种幻想,那就能看下去。

 关键就在于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能轻易的和这篇文章共鸣。

 显然,她的想法和将这篇小说放在第一篇是成功的。

 办公室,也有不少编辑和徐德霞一样讨论着这篇小说。

 这几天,已经有不少人到编辑部来串门,打听这篇故事,讨论作者和故事。

 徐德霞已经能判断出来,这篇小说要小火了。

 也是,现在正是伤痕文学遍地的时代。

 突然出现这么一片文风新颖清新,像夏天里吃了颗薄荷味的糖一般的文章。

 大家自然觉着新颖不已,纷纷抢购。

 这时发行所打来了电话:“第一期的儿童文学卖的很快,库存快要见底了!不止儿童家长在买!中学生们,大学生都在买!”

 “加印?”

 “加印!五万份!”

 胡主编按下烟头,敲定道。

 第一期由于考虑到新年,起初只刊印了二十万份。

 儿童文学最近几个月的刊行量上涨趋势不明显,九月,十一月才堪堪三十多万。

 这才不到一个星期,直接快卖完了!

 “我们去请叶圣陶老先生写篇评论文章!”

 胡主编咬咬牙,这是突破的好机会!

 接着这股风,说不定能把儿童文学的发行量推到四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