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第3页)

 

“魏老看的什么作品啊,能让他老人家看得这么入神。”

 

一个秃头编辑好奇的问道。

 

魏巍可是军旅大家,不少军旅作家都将其视为军旅文学界不可逾越的高峰。

 

能让他入眼的作品,可不容小觑。

 

“是程开颜同志的作品,看样子应该写得不错。”

 

徐怀中解释道,他本以为这个年轻人会写的一般呢。

 

“原来是他啊,我儿子是他的书迷,可喜欢他的童话作品了,每天晚上都要缩在怀里听故事才睡得着。”

 

另一个三十多岁的女编辑,乐呵呵的说道。

 

“哈哈哈。”

 

众人大笑。

 

“第一期的军旅采风作家专号,程开颜的作品应该能上吧”

 

有个人民文学的编辑好奇的问。

 

“应该可以,等老魏看完,就知道了。”

 

刘白玉相信自己的眼光。

 

“那就好,这位战斗英雄的作品,想必很多人会期待。”

 

众人又边吃边喝,一直聊了好一阵,直到下午两点才吃完饭。

 

回到办公室。

 

徐怀中却见窗边的老人已经放下手中的稿子,手中拿着纸笔情绪有些激动的写着什么东西,他心头了然,问道:“魏老,吃了没”

 

“没呢。”

 

“稿子怎么样”

 

“这是一部极具颠覆性和进步性的作品!”

 

魏巍突然抬头,语气笃定、掷地有声的说道。

 

那被皱纹覆盖的、慈眉善目的脸发热发红,眼中往日的浑浊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放着光的漆黑眼睛。

 

“颠覆性进步性”

 

这话一出,整个办公室的人不由一愣,心中很是吃惊。

 

这种定性的话放在军旅文学上,可是会犯忌讳的。

 

但这是魏巍亲口说的……

 

“老魏!你仔细说说,究竟怎么样”

 

刘白玉脸色一正,急忙问道。

 

要真如魏巍所说的那样,作品肯定是好的,但刊登的影响就大了。

 

“这是一部时间距离很近的小说,从1974年经历上山下乡运动这股时代高潮的这一代人着眼。”

 

魏巍思索片刻,缓缓开口道。

 

众人闻言点了点头,这个时间地区很近,也才五六年。

 

“这部小说是罕见的双重视角。

 

整个故事其实是主人公程路,专门为母亲写下的一本日记。

 

以日记的回忆缅怀,和主人公程路的第三视角。

 

共同讲述了他们那一代年轻人,在时代浪潮中,在集体中,个人成长的青春故事,他抛弃了宏大叙事,而是着手于个体。”

 

魏巍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他看着办公室里的专心倾听的众人,接着沉声道:“程路这个身体虚弱,性格温顺懦弱的少年,在军队中俨然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

 

这样一个异类,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在经历生离死别中的成长,逐渐成为战斗英雄,模范标兵。

 

但这只是身体上的蜕变,

 

心灵,思想上的缺憾,才是的最大的阻力。

 

他离开了前线,投入了大后方文工团的怀抱。

 

他是前线奋战的英雄,但这一刻却是精神上的逃兵。

 

去世前的连长支持,欺负他的兵油子冷笑漠视,相互喜欢的女孩林穗穗愤怒。

 

他本以为自己以英雄的身份,在文工团里会有不一般的待遇。

 

但宁静祥和的军区文工团大集体,和前线有着天壤之别。

 

在文工团历经了人性的善与恶,

 

冰冷现实和理想的幻灭,

 

少年男女天真的爱与恨,

 

支持与背叛……

 

集体环境,从来不由个体意志所移转。

 

集体是特权阶级的集体,不是集体规训者的集体。

 

最终前线归来的战斗英雄、模范标兵,在集体高压环境下中惨遭污名化。

 

昔日爱人在集体,特权阶级的无声规训下,选择的沉默背叛。

 

集体神话,英雄叙事,青春奉献,理想主义……

 

这些承载了革命美学的精神乌托邦集合体,在主人公心中顷刻间崩塌。

 

一切的一切就像虚幻的泡沫一般,轰然破碎。

 

彻底让主人公醒转,灵魂终于醒悟,他毅然决然回到前线部队,以生命和骨血谱写出一朵灿烂的芳华。

 

正应了那句话,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即使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也勇敢的面对。”

 

魏巍深深吐出一口气,他算是看明白了。

 

这是以小喻大。

 

写的不仅仅是个人理想信仰和文工团的瓦解崩塌。

 

更是写一个集体化时代逐步走向崩坏,调转方向拥抱自由市场的过程。

 

“世上有朵美丽的,那是青春吐芳华……”

 

他闭上眼,轻唱道。

 

沙哑苍老的歌声,满是复杂的情绪。

 

声音在整个办公室回响,也在众人心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