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奴婢这就去办!”(第3页)

 “不错,非常好。赵高,你在内容上适当删减,再加上公子发明的字典、拼音和造纸技术,排好版再印制吧。”

 “是,奴婢遵命。”赵高知道,这是嬴政在为赵辰树立威望。

 赵辰心里喊道:“我不需要这威望啊!别这样!”

 “大王,公子还交代让您亲自题写‘大秦报’三字,称这份报纸将成为大秦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

 “大秦报,这个名字很好。孤这就提笔,写完后直接送去印刷!”

 嬴政拿起纸笔,郑重其事地写下“大秦报”三个大字,笔力遒劲,显示他对此事的高度重视。

 “好了,赶快去印制吧!”

 “奴婢这就去办!”

 三天之后,

 大秦报在咸阳城正式发行。

 不仅在咸阳,赵辰还让罗网带领报纸贩子在咸阳周边的城市售卖。

 卖报,卖报!

 一份五文钱,物美价廉,绝不会让你吃亏、上当!

 ……

 特讯,特讯!

 某国君主强抢兄弟的宠妾,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

 特讯,特讯!

 某国贵族公然抢夺良家妇女,并将其丈夫置于死地,将人性之恶展现得淋漓尽致,欲知更多详情请看大秦报。

 赵高精心挑选了精明能干的士兵,在咸阳城各处叫卖报纸。

 这些卖报的专业术语都是赵辰传授给赵高的。

 果然,这些话语吸引了大量平民、游侠,甚至连贵族和官员都纷纷前来购买报纸。

 即便是不识字的百姓,也因卖报员言语的 ** 而购买了报纸,虽然他们看不懂,但可以找识字的人帮忙读。

 人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这些离奇的故事。

 这是中国人天生喜欢热闹的特性。

 不出所料,报纸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识字的人开始阅读起来,没买到的则找熟人一起分享,或请其帮忙念报纸的内容。

 仅仅半天的时间,报纸上的内容就在咸阳城传开了,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

 而之前的那些谣言早已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

 感谢支持,求鲜花,求月票!求鲜花,求月票!求鲜花,求月票!求鲜花,求月票!*

 此时,咸阳各处街头巷尾,无不弥漫着关于报章话题的热议与探讨之声。

 “谁能想到,韩国国君竟然如此 ** ,难怪韩国国力如此弱小!”

 “燕国的雁春君不也是同样糟糕,肥胖懒散,贪婪好色,甚至夺取侄子的女人,真是太丢脸了!”

 “你说,楚国真有母猪上书的事情吗?你们见过这样的事吗?”

 “没想到我们现在用的农具竟然是七公子设计的,难怪七公子被誉为圣贤降世。只凭这一点,他就足以被称为当世的鲁班了!”

 “这还不算什么,这洁白的纸张也是由七公子发明的,还有《大秦字典》,据说都是七公子给鬼谷子大师提供了灵感才写成的。”

 “大家还记得那些拼音吗?也是七公子发明的。仅仅这一点,他就能被尊为天下的第一师。我们凭借拼音和字典,就可以自己学会识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