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小咪是最大饭圈(第3页)
这种情况前世《盗梦》上映的时候没有出现过,因为“饭圈话术”还处于能维持存在的状态,这一世因为有沈三通《盗梦》对比,事情在发生变化。
小咪四年一次的打榜更是世界最大的饭圈对决,似乎一切又很合理。
更不会讨论“票房重要,还是艺术重要”,“好票房是否代表好电影”,“有什么意义”.这类问题看不到。
最让一些网友觉得有大问题的,提意见只能在洞天网和微博讨论起来,其他平台很难。
当他拒绝,媒体机器的全力发动,真的把沈三通的个人形象和导演作品逐步剥离,将他塑造成了“大号愤青”“极端愤青”“无脑愤青”。
沈三通的影迷已经冲了。
不合理感越来越强。
当然,大部分路人观众比较客观。
【一部电影好看到即使你明白它在故弄玄虚也是义无反顾的打五星。】
可是根本没有回应,我的帖子就这样沉下去。。
莱昂纳多的吹捧更是必不可少。
【毫无疑问,《创梦》与如今通行的大片完全不同,有人甚至把它和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相提并论,不是说《创梦》已经达到了这般高度(事实上诺兰为了观赏性和通俗性做了很多很多的妥协),而是说两人都有种以电影为思想实验的态度。】
好莱坞大导演也许可能有污点,但有污点不大可能。
难道全世界只有称赞的声音吗难道不能够提出质疑吗
再引申,好莱坞作为小咪聚光灯下的名利场,聚光灯下尚且如此,聚光灯外呢
不是一个两个,而是经常出现崩掉的情况,甚至人没了。
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了“滤镜”的存在。
如果没有沈三通,也就和前世一样,就算有人觉得有问题,在这种范围下也不会开口。
但没人去做这样的质疑。
“在国外起诉,是因为我不只是代表自己,在外国我必须要一个说法。”
这一刻,有点恐怖故事的味道。
面对如此双标,和这种全方位的抹黑,如果不是有产业,能够持续输出破圈的电影,换个人,早就实现了围剿,彻底扼杀。
【真是悲哀!除了洞天网,我了几天的时间在豆瓣、时光网等平台,分别发帖子、联系人。
这两点就推导出一个非常大硬伤——“图腾无用论”。
“真不知道这种弱智言论是怎么得出来的,7月《泰囧》上映,同期几片加一起也没泰囧多,泰囧上来一周大盘就拿下6亿,更是把7月冲到了历史最高纪录的26亿。换句话说大盘是人家拉上去的,不是人家吃掉的。”
“我还在等待诺兰导演的解释,公司考虑在国内提起诉讼,我觉得没必要。”
客观去看待《创梦》。
真的很悲哀。我的评价,只有在洞天网能形成讨论,其他沉没在一片歌功颂德的海洋里,没有回音。】
有关于小咪的一切,犹如身处饭圈,不能说哥哥不好。
《创梦》差评在其他平台,被挤得烟消云散,永远垫底。
沈三通也观察到他的形象发生了一些变化。
也就是说主角需要无时无刻的用图腾来验证“现实”,因为梦是“突然”发生的,前一分钟是“现实”,他并不能保证“现在”是“现实”。
哲学、数学、物理、几何、空间.帮忙找理由解释设定。
主角刚刚用图腾验证过是“现实”,场景一切换,他还得验证一次。
“至于所谓国产保护月,从来没有过。06年《疯狂的石头》,07年《疯狂的赛车》,08年《赤壁(上)》,09年《赤壁(下)》,今年六月《曹操》,七月《泰囧》,八月《通天帝国》,三通娱乐在暑期档从站稳脚,再到相庭抗理,逐步压着进口片打,是靠实力完成的。”
最让一些观众无法接受的是智商受到了侮辱。
铺天盖地的小作文将他与“愤青”强绑定,并淡化他作品电影。
最后在一片未阐明的设定中,留下未知,给一个故弄玄虚的结局。
强势叙事能让人下意识接受,弱势叙事要面对很多质疑。
自动忽略了抄袭的,知道抄袭,但是内心轻轻的滑过去。
不讨论不知道,一讨论大家发现《创梦》经不起讨论。
很可喜。
【《创梦》电影结束,演职员表出现,音乐响起的时候,很多观众没有像平常那样马上起身离开,而是耐心等待着。这是对经典的尊重!】
可是被知道粉一个立场有问题的,或者粉一帮唱跳idol,那可就被大众认为是心智有问题了。
bug问题,缺点,被吹成了优点。
“对于自疑、自残、自恨、自杀的声音,不要相信,通过抬高国外,贬低国内,也在‘四个自’之中。”
沈三通还是建构。
小咪的“滤镜”不是一部两部电影就能打破的。
这是持久战,速胜论和速败论都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