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渡河(2)(第2页)
“都听我说,晋人领兵之人是个知趣的,知道自己手里都是弱兵,不能再盲目向前,也不能盲目后退,他就是想拖,拖到天明,晋人的难题自然破解,所以,对方此时只在求稳。
可我军呢?如果后方没有及时完成渡河,到时候,危难就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姜瑜环顾几人,火把的光线同样也照在他年轻的面庞上,神采飞扬。
“我先说我的想法,随后你们补充。
先前,朱杆儿在截杀襄阳兵信使的时候,晋人并没有出来支援的意思,按说不该如此,我们这些溃军,就是人家已经到手的财富,晋军立此营寨,应该就是用来看守、抓捕、转运俘虏的。
原因一时半会咱也说不好,我个人猜测晋军中真正掌权的,可能还不知道浮桥已失,可万一晋人反应过来,全军不顾一切直扑溃军,我们是有机会在运动中打乱他们,但却不能冒这个险,驱赶溃军争渡浮桥,会是什么个光景,大家都是见识过的。
而现在,正是我们机会所在,段索已经探得晋军虚实,对方也正在进退维谷之间,拖下去肯定会起变数,自然对我们不利,所以,我要赌一把!
赵都统正在后方安排人马渡河,动静很大,时间一久,肯定瞒不住晋人。
所以,我的意思,我们用手里这六百憾卒,利用夜色,打垮晋人的四千新兵!
此战若赢,前方只剩一片坦途而已!”
说完,又看向几人,示意他们各抒己见。
“校尉,骑军此前只是远射袭扰,没有什么损失,气力也还足,我可以带着骑军去凿破晋人中军阵线。”朱杆儿上前请命,他永远是支持姜瑜最积极的那个。
“不妥,骑军人数太少,而敌人的阵型很厚,很难一次凿穿,万一陷在阵中,可就麻烦了。”
“校尉,骑军可以去切敌军右翼……”
大敌当前,众人也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七嘴八舌一通讨论之后,便定下作战方案,黑天半夜,孤注一掷,倒也简单:
段索继续带着自己残破的都,去骚扰左翼,骑军去冲击右翼,姜瑜带着剩下的四百士卒,硬冲敌方中军,如是而已。
既然下定决心,就没什么好拖延的,姜瑜将所有的刀盾都配发给一线冲锋的士卒,长矛手紧随其后,弓手跟在最后。
他们看得明白,晋军根本就不敢离开自家大阵,而秦军士卒都是来决死的,把所有的战力都放在晋军的方向,无需照顾其他。
“秦军勇士们!我原本想去带领骑军冲阵,你们中有人见过我的骑射本领,说句弓马娴熟也不为过,但是,我放心不下你们,作为羽林军的校尉,我,天水姜瑜,必须和你们站在最危险的第一线!事有不谐,同生共死而已!”
“现在,都听我军令,向前!向前!让我等秦人,为这场战事,做个体面的收尾吧!”
说罢用刀背拍了三下盾牌,第一个走向敌阵,其身后士卒,亦是敲击三下,跟随前去。
晋军的阵型,是一个很常规的倒品字形,前方中军两千人,左右翼各五百人,剩下约莫一千人跟在后面。
在不能变阵的情况下,如何加强某些关键点的防守,可是难坏了陶老头,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他手里已经不足百人的精锐还要留作预备队,以防万一。
何况还要想法办应对,机动性极强的小股精锐骑军,更是难上加难。
没等陶老头忙活完毕,姜瑜带着士卒就已经出现在晋军的视野里,暗淡的月光之下,其实,已经不足三十步了。
姜瑜停下脚步,回头说道,“检查武器甲胄,多喘口气,上了战场,可就没功夫了!”
姜瑜默默地数着自己的心跳,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个夜晚,却仿佛已经度过了数个年头,无数个不得不的理由,将他推到了这里。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他有些想念山脚下那个远离市区,空旷静谧的校园了,他能够与曾经的自己再次相逢吗?
“六十!”
心跳了六十下,姜瑜心中明白,大丈夫生于乱世之中,不甘心做浮萍,就得用手中的刀剑硬生生砍出一条道来,而千里之行,这才只是个开始罢了。
“都跟紧我,别掉队,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