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渡河(2)(第3页)
一个时辰前,一起夺船的悍卒们,作为姜瑜的亲卫,紧跟其后。
二十步,晋军弓箭来袭,有人中箭跌倒,有人拔掉插在甲胄上的箭矢,继续沉默向前。
十五步,姜瑜开始带队奔跑蓄力。
一步,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盾牌紧贴身侧,就着奔跑的惯性,带着一股子蛮力,直直冲撞敌方而已。
然后就是格挡,砍杀,捅刺,哀嚎,没有什么耍弄技巧的余地。
姜瑜之所以亲自带队冲击对方中军,就是因为,这个战场方向是最难最艰苦的,这个最难在于,这是敌方军阵最厚实的地方,不会轻易被打败,只能僵持,而他们眼下的情况,僵持恰恰是最难的。
况且己方只有晋人五分之一的人数,如果自己不带头,士卒们看不到自己,怕是要出大问题。
虽然晋军大都不善于厮杀,但是身披重甲,又是非常密集的站位,的确给了晋军士卒极大的安全感,再加上陶老头此时已经不顾其他方向,全心全意的在中军指挥。
晋军阵线上,一个士卒跌倒,立马就会有新人填补上来,很难打开突破口。
不出所料,战局果然僵持下来,双方士卒都开始涌现伤亡,士气也随之下降,到了考验双方意志的时候了。
“什么!”陶老头一把抓住传信兵的领口,“你再给我说一遍,五百人的军阵,一个回合就被骑军贯穿!幢主干什么吃的!”
“传令,让后军去支援右翼!”如果右翼的失败继续蔓延下去,变成溃军,反过来冲击中军,那一切就都完了。
陶老头吼完,一阵头晕目眩,狠狠地咬了一口自己的舌头,钻心的疼痛才让他恢复清明。
自己手下一半的精锐都已经填到中军阵线,左翼本就离得远,还被秦军缠住,只能动用战斗力最差的后军了,希望能拖延些时间吧。
“明摆着的事,这股子秦军就是从那几万人的溃军中拣选出来的,饥寒交加之下,对方只会比自己麾下的士卒更加疲惫,只是凭着一股子心劲在硬撑罢了,可到底是谁有这么大能耐,短短一日时间,就淬炼出这么一支队伍来,是对面领头的那个小将吗,他真的好年轻,有十六岁吗?”
陶老头一边指挥,一边心中暗暗感慨。
姜瑜也知道自己队伍的核心问题,如若不能一鼓而下,任他舌灿莲花,也不可能再组织起第二次的战斗,这些人能不能拢住都难,说不定就是个一哄而散的局面。
姜瑜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对左右喊道:“我来做锋锐,咱们再冲一次,让后面的人都跟上。”
酣战半个时辰有余,他已经发现了一处比较薄弱的点,并且这个点距离对方那左右奔波指挥的老将,堪堪也就十步左右。
此刻,他已经押上了所有的筹码,但凡有一丝机会,只能继续赌下去。
随着姜瑜开始往里硬挤,身后秦军一线士卒改变攻击方向,附近的阵线自然跟着混乱起来,他们一动,暴露了身后的弓箭手,此刻两边已经杀出火气,有些晋军想冲过去砍杀弓箭手拿功劳,有些晋军则顺势包抄姜瑜后路。
姜瑜本人根本没工夫理会身后的混乱,因为随着他的进攻,陶老头也敏锐的发现薄弱点,更有甚者,这个小缺口本来就是为这个年轻人量身定做的陷阱而已,毫不迟疑,将自己身边剩下的所有亲卫,一股脑的全部压了上去。
百战老卒,恐怖如斯。
一时之间,刀兵撞击声、喝骂声、哀嚎声……不绝于耳,离那个老头只剩十步,可就是怎么也过不去,姜瑜也数不清付出了多少性命,可就是一步都前进不了,对方有生力军,自己没有。
他感到自己身上的劲力已经被抽空,身体全凭着惯性在挥砍,要是真如赵盛之所说,自己眛下几颗灵丹妙药就好了。
“快逃命啊!”
就在他意识模糊,快要倒下之际,耳边传来一大股溃军的喊叫声,那一瞬间,他心如死灰。
可仔细听去,又不是北人的口音。
“瑜哥!瑜哥!”朱杆儿,是朱杆儿!
晋军右翼溃了,反过来席卷中军!他四周的压力顿时一松。
赢了!他终于赌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