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长安(第3页)

 “小侄姜瑜,参拜来迟,还请十三叔见谅啊。”姜瑜一进门便大礼参拜,就算不是叔父,这也是和慕容垂同级别的三品大员。 

 “贤侄何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快起来让我看看。” 

 姜瑜站起身,也端详起这位十三叔来,果然是能靠脸就征服老丈人的,四十来岁,高出姜瑜大半个头,容貌俊美,身姿伟立,多年来专任州郡,沧桑之中尽显干练,虽然此时笑脸相迎,但其慈爱之下威势不减。 

 要是先前有这位叔父在侧,容貌这一块,也不会被慕容氏比下去。 

 “甫一到任,就接到了迎接御驾的大事,一看名单,鹰扬将军姜瑜,我差点不敢相认,后来忙里偷闲,听了你的事迹,甚至拜见权公时,也听他夸赞过你。” 

 “不错,真吾家千里驹也!”说着用劲捏了捏姜瑜的肩膀。 

 “叔父,我记得南下时,您应该还在宁州出任刺史,这么快就高升了,以后我在长安,可是有了靠山。” 

 “十三叔我呀,这些年里,东南西北,可是跑了一个遍,这下可好,终于回到长安,快随我来,拜见你的婶婶,也让你的弟妹们见见你这个少年将军!” 

 姜宇也是刚来长安,还没有府邸,暂时住在官廨中。 

 到了后堂,姜瑜终于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婶婶,婶婶比叔父年岁小上不少,温柔敦厚,最大的弟弟能比姜瑜小上两岁,已经是进入了青春期,半是矜持半是不服,其余几个,都围着姜瑜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姜瑜也适时表达了赵盛之的问候。 

 五个弟弟妹妹,也都是婶婶所出,看得出来,叔父一家夫妻感情很好。 

 姜瑜也连忙掏出昨日从市井上买的小玩意,分送给他们,一时间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阿瑜,阿瑾,你们随我来书房说话。” 

 进入书房,三人坐定,小吏送上热茶,姜宇屏退左右。 

 “阿瑜,此次唤你来,除了家人相见之外,还想听一听慕容氏的事情,慕容垂走了,但长安城里,慕容氏亲贵至少还有千余人,多数还有官身,这京兆尹看着风光,历来就是个夹板里的官。” 

 “叔父,瑜自然是知无不言。”接着,从江夏开始,一直到截杀慕容垂失败,所有细节,全都一五一十的说了,这个混乱的时代,宗族一体,没有什么好顾忌的。 

 “好!好!数百骑之中单斩此人,好手段!七兄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瑾儿,昨日里你还有所不服,现在你可服气!” 

 听到慕容德身死,姜宇不禁击节赞叹,还不忘教育自家长子。 

 姜瑾毕竟年幼,此前也只是青春期小男孩的正常做派,此刻听得入神,也跟着其父叫好,被猝然一问,倒不好意思起来。 

 “叔父,恕瑜直言,慕容氏贼心不死,其本是帝王之家,无论陛下花多大的价钱,都是养不熟的。 

 袭杀慕容垂失败,便可见一斑,他们与丁零人早有勾结! 

 眼下国家遭遇大败,军中精锐损失良多,这些野心之辈,已经是在伺机而动了。 

 叔父之职责首当其冲,还请叔父千万小心。” 

 “唉,”姜宇长叹一声,他正为此事发愁,复又说道:“长安却没有这么简单,除了鲜卑,还有羌人,多方势力盘根错节,还有渭北十几万的牧奴,虽然大部分不是我的管辖范围,但是我只要一想就头皮发麻。” 

 “听权公说,你一门心思想要回秦州,我看权公隐隐有了忌惮之意,你也太心急了,眼下正是瓜田李下的时候,怎可如此鲁莽。 

 叔父之意,长安凶险,但也正是为国尽忠的地方,我希望你能留下来,一方面,你摆脱嫌疑,更重要的,你我之间有个照应,以助叔父一臂之力。” 

 姜宇言辞恳切,作为长辈实在太过客气了,姜宇对于宗族的那种梳理感,还是深植其内心的。 

 “叔父,瑜只是一介武夫,又素无威望,根本不懂得治理地方,留在长安,也不知道能帮到叔父什么。” 

 “淝水一战,禁军五校尉,失了四个,仅剩的长水校尉还残了,你有没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