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进取

 五日后,羽林军大营,入夜。 

 “今日陛下有诏命下达,你不在,我就替你接了,你、我、还有这万余羽林军的命运,定了。” 

 赵盛之坐在轮椅上,烤着炉火,开口说道。书房中,只有他和姜瑜两个人,说完,示意姜瑜自己去看案上的那两块白色色绫锦。 

 氐人尚青、白之色,一般的诏书都用白色绫锦,根据重要性不同,一般上面会绣上祥云、瑞鹤等富丽图案。 

 抵达长安之后,苻坚派遣御医前来为赵盛之问诊,几个长于骨科的御医会诊之后,重新对接其左腿断裂的胫骨,又施针治疗。 

 对于曾经严重的外伤,竟然能够恢复良好,表示非常吃惊,这个时代,这样重的伤,还在长期在野外,得不到良好的治疗,一般都会是个腐烂截肢的结局。 

 御医比较乐观,赵盛之身体本就不差,只要将养得当,以后应该能站起来,但毕竟迁延日久,耽误了治疗,骨头愈合的不端正,左腿以后肯定不会太过便利,走路、骑马皆可,只不过会瘸腿,如果遇到阴冷潮湿的天气,伤患处定会作痛。 

 不过这也足够让赵盛之大喜,他原本以为下半辈子都离不开轮椅了。 

 姜瑜很快看完,再将诏书原样放回。 

 “属下恭喜都统高升啦!” 

 姜瑜哈哈大笑道。 

 赵盛之微微摆手,一副处变不惊的名士模样,缓缓说道:“陛下让我养好伤后,再去秦州赴任,不必着急,一州之刺史,秩比二千石,正是高官厚禄,陛下待我不薄啊。” 

 “又保留了我建威将军的职位,也就是说,秦州重地,军政大权,已俱在我手,陛下此举已经大出我所料。 

 这一切,都是在酬功,陛下把淮水的功劳都算在了我的头上,现在看来羽林军的三万人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 

 我这把残躯还是你救回来的,如今又窃居了你的功劳,老头子我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嘿嘿。” 

 “赵伯哪里话,你我翁婿一体,就当这是阿鸢的聘礼好……” 

 “你找打!”赵盛之笑骂道,伸手来够姜瑜,姜瑜并未躲闪。 

 一只大手捏住姜瑜的肩膀,“臭小子,该拿的聘礼,你天水姜氏一样都不能少!” 

 “你是个好孩子,淮水那样的绝地,你都能带我们走过来,还有什么好怕的,我知道你近来思虑过重,虽然日日进学不怠,但总是心不在焉。 

 这样不好,张炳名声不显,那是他为人低调的缘故,他和郭瑀齿序相当,亦师亦友的关系,学问如何会差了,你一定要珍惜这段时光,将来必定受益终身。 

 国家大事,自有权公那样的庙堂重臣去思量,什么慕容氏,那都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事情,天下事,天下人自担之,你没必要,也不可能全担在你一人肩上。” 

 “陛下给你留了三千人,你做好自己的职责便可,长安是非之地,我会尽快离开。” 

 赵盛之轻轻拍了拍姜瑜肩膀,又低声说道:“秦州,我替你守着。” 

 姜瑜心中一热,只是望了望对方脸上跳动的炉火倒影,没有赵盛之,他顶多带回千余精锐,又如何能完成这样的大事。 

 唯独此时再多言语,都显得多余,赵盛之曾经有过两个儿子,尽皆早幺,刚才这话,明显是拿自己当他的后辈来看了。 

 “别傻愣着了,拿上你的那份诏书,去拜谢你叔父,他今日过来探望我,闲聊许久,都未切入正题,我看他是有话要与你说。” 

 姜瑜的模样,竟然让赵盛之也有些伤感起来,相处日久,所谓离愁别绪总让人神伤。 

 “还有,明日记得与张先生请假,随我一道去拜谢陛下。” 

 姜瑜拿起诏书,对着赵盛之大礼叩拜,战场上杀出来的感情,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姜瑜刚走到门口,又听到赵盛之的声音。 

 “毛当死后,长安局势愈发波谲云诡,若事有不谐,切莫强撑弄险,回来秦州便是。” 

 “多谢赵伯!” 

 没错,这应该就是权翼所说的大礼了,估计叔父姜宇也出力其中。 

 赵盛之升任秦州刺史,羽林军被撤去军号,将士分遣各军,但姜瑜以鹰扬将军的身份,特许领本部人马三千,直属卫大将军辖制,仍然驻扎原处,参与维护长安城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