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放归(第2页)
“让他好好待着!国家大事还轮不到小儿上阵!”
“杨壁,拟诏,赐金帛抚慰慕容暐!”
“睿儿,汝兄在外,长安城内以你为长,勉之!”
苻坚抛下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
受了苻坚喝骂的中使自然没有好脾气,姜瑜也懒得再与此辈贿赂,无端受了一顿斥责,直接返身上马回营去了。
还是张炳通透,苻氏生死与我何干!
大战将至,昨日竹纸即成,姜瑜便已派人带着着为数不多的几张成品,连带工匠及其所有家眷,护送老师张炳,去往秦州了。
张炳并无多少行李,只带了两车竹简,看见竹纸,真如见了佳人一般,喜形于色,随即挥毫泼墨,写了一幅字,回赠姜瑜,将剩下的纸张仔细折叠,用娟布包裹起来,藏入怀中,上了牛车,一路晃晃悠悠西去不提。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张炳用隶书写就,笔力千钧,古朴典雅,尽显汉代风韵,纵然不学无术如姜瑜,也有叹为观止之感。
姜瑜细细端详着老师的临别赠言,心中慢慢冷静下来,吩咐亲卫,放了慕容氏诸人。
“将军,姚兴求见。”
姜瑜略一思索,点头应允。
“在下姚兴,拜见鹰扬将军当面。”
上次见到姚兴还是在权翼府中,今日姚兴一副儒生装扮,但也难掩其英武本色,不过好在羌人并不以容貌著称。
二人相对一礼,主宾各归其位,只是姜瑜喜好胡床,让习惯跪坐的姚兴多少有些别扭。
“舍人不去陪太子读书,来寻在下一个区区武夫作甚?”
姚兴不以为意地回复道:“将军怎么能称做武夫呢,听闻将军拜得凉州大儒为师,短短数日,便凸显才学,就连陛下也曾夸赞过,称将军一句文武双全,并不过分,将军何必自轻。”
姜瑜并不讨厌姚兴,虽然只见过两面,但观此人言谈举止,堪称君子,如果太平时节,与姚兴结交一番,也是美事,当下之时,却殊无必要了。
“不敢当舍人谬赞,还请有话直说吧,我久在军中,习惯直来直往。”
“好,将军既有此言,吾也就不绕弯子了,在下此来,一是受了太子之命,前来抚慰将军,将军护送陛下之功,太子亦有感念,内侍无状,敢在未央宫前斥责将军,已被太子下令责罚。太子有言,陛下怒火攻心,并非有意斥责将军,还请将军勿要介怀。”
“瑜职责所限,不能当面拜谢太子,请舍人代为转达,瑜乃是陛下臣子,生死荣辱皆出于上,陛下之言并无不妥,是瑜年轻急躁,不懂国家大事,给陛下添乱了。”
姜瑜没有太明白太子苻宏的意思,反正也不重要,张口就用一番漂亮话打发了。
“有一就有二,舍人直言吧,我能办的绝不推脱。”
纵然姚兴涵养深厚,也愣了一下,又不甘心落了下风,继续说道:“将军当真快人快语,太子之言,还请将军深思。”
姜瑜并未答复,他哪里知道今日未央宫中苻坚勉励苻睿的话。
见姜瑜还未领会,姚兴又低声说道:“今日未央宫里,陛下勉励了钜鹿公。”
对于宗室内部之事,姜瑜根本就无心掺和,听闻此言,继续装傻充楞,好在姚兴也不是真心来做太子说客。
二人不约而同地低头端起茶盏,轻抿一口。
姜瑜并未说话,最后还是姚兴败下阵来,开口说道:“这二来,尹公乃在下恩师,我虽年少,但也不能坐看恩师受苦,将军可否高抬贵手,放归恩师。”
慕容氏都放了,尹纬在他手里已经毫无用处,要说杀了此人,倒也可以,只是会给主政秦州的赵盛之带来麻烦,权翼那边也不好交代。
但若是说放就放,又置自己于何地,当下面色冷硬起来。
见姜瑜面色一变,姚兴无奈,从怀中取出文书,由两片竹简组成,用麻绳捆扎,绳结处糊有封泥,起身呈递给姜瑜。
“此乃权公手书,还请将军释放吾师。”
姜瑜示意亲卫接过,见封泥之上确有权翼私印,但并未打开,只冷冷说道:“舍人,你我仅仅见过两面而已,却为何要轻视于我,你不知道尹纬为何会身陷囹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