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放归(第3页)

 “在下绝非轻视将军,刺杀之事,吾替恩师谢罪便是,但毕竟事有未遂,还请高抬贵手,将军恩德,兴铭记于心,日后必有报答。” 

 姜瑜心里是有些生气的,姚氏见苻坚呵斥自己,放归慕容氏,便忙不迭地找上门来,又是太子,又是权翼,来压自己,他就这么好欺负么! 

 又转念想到《三国演义》中杨修鸡肋之言,压下怒气,拿出一副笑脸,对着姚兴说道。 

 “适才相戏耳,舍人勿怪! 

 舍人尊师之情,瑜也是感同身受啊,但是,你看这面上伤疤,又如何能平复? 

 况且随我征战淝水,一路护送陛下战马,不幸罹难,你知道,对于我们这些从军之人,坐骑就是半条性命,吾又如何能安心……” 

 “兴愿赔付将军战马。” 

 对于羌人世豪,马匹倒是不缺的。 

 姜瑜伸出一根手指,盯着姚兴缓缓说道:“一千匹。” 

 见姚兴愣在当场,姜瑜又补充道:“千驹赎恩师,正好成全舍人尊师之名,就算传到晋人那里,也是一段佳话,将来说不定能传扬后世呢。” 

 姚兴咬了咬牙,恨恨说道:“好!” 

 原以为有权翼手书,便无阻碍,哪知此人竟然比权翼还贪! 

 …… 

 “恭贺陛下,大事可成矣!” 

 刚刚被姜瑜放回的慕容肃,不顾满身风尘,径直跑进慕容暐府邸,大声道贺。 

 慕容暐放下刚刚收到的抚慰诏书,笑眯眯地说道:“吾弟受苦矣,苻坚送来百金,还有那百匹绢帛,正好晚间置酒,为诸卿洗尘!” “但为大燕社稷,些许苦楚,算不得什么。” 

 慕容肃是慕容恪的儿子,二十出头,正是城中撺掇造反最积极的宗室,姜瑜并未抓错。 

 “速去更衣,随我去拜谢苻坚。”慕容暐怪笑一声,说道。 

 “唯!” 

 慕容肃诸人喜形于色。 

 慕容暐带着被放回的十几人慢悠悠地前去未央宫拜谢,未被召见,又各自打道回府。 

 静坐书房之中的慕容暐,此时腰杆才真正硬了起来,只一个慕容垂起兵,他会不知所措,会惶惶不可终日,但外面起兵造反的多了,反而凸显出他的重要来,无论如何燕人是离不了他这个皇帝的。 

 “陛下,姜贼抓了我等后,只是关押而已,并未问讯,之前所谋之事,应该没有泄露,敢问何时发动?” 

 私下里,二人关系颇为密切。 

 “不急。”此时稳坐钓鱼台的慕容暐,已经不想再冒险了。 

 “眼下正是里应外合之良机,济北王在外,中山王又起事在即,只要长安城一乱,二王驱兵向前,大事可成,天下可复归我大燕所有,陛下何必日日再去那未央宫前跪拜,主辱臣死,吾等苟活至今,难道不就是为了今天吗?如何能不急?” 

 慕容肃心里明白,自家兄长优柔寡断的毛病又犯了,连连催促。 

 “吾弟莫急,先观二王胜败,局势微妙,砍了大树,果子也不一定能全归我所有啊,说不定,大树倒下,会压死砍树之人呢。” 

 “先下手才能抢得先机,吴王在关东应者云集,便是成例,据我所知,羌人也在蠢蠢欲动,我堂堂大燕,陛下承社稷之重,难道要屈居人后吗!” 

 不提慕容垂还好,提起他,慕容暐就是一阵牙酸,根本听不进其他言语。 

 以前,国家危难之际,其人受得些许委屈,便能行投敌叛国之事,此时又如何敢自称燕王! 

 燕王! 

 置自己这个大燕皇帝于何地耶! 

 父皇圣明烛照,他当年所忌,当真无错! 

 唯独慕容肃是慕容恪之子,与慕容垂一系较为亲密,这些话不好对他说罢了。 

 慕容暐心中恼怒一阵,面上不显,说道:“汝年少轻狂,国家大事当需谨慎为妙,去吧,帮我去告诫众人,非常之时,晚间宴饮,不要闹出太大动静。” 

 “吾弟受囚禁之苦,恰好东市有新晋西域胡姬送来,晚间挑一个回去。” 

 沉迷酒色,是慕容暐的本性,当然也是他在秦国的存身之法,两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