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筹备

 权翼猛地一回头,语速极快地说道:“你说,这伙贼人为何要去劫掠梁氏庄园?” 

 “当然是要取了马匹,好去投那慕容泓!” 

 “不对!再想!” 

 姜瑜看到权翼循循善诱的眼神,心中了然,立即回复道。 

 “此伙贼人是受慕容泓派遣,他们是白虏麾下轻骑……不,不光有轻骑,随后还跟着步卒,周边村民肯定是知道的,只是夜色太暗,末将未敢深入……” 

 姜瑜想了一下又补充道:“末将畏惧夜色,有了退缩之意,没有抢回梁氏马匹,未能竟全功,还请权公责罚。” 

 权翼幽幽的说道:“责罚你,自然是你那上司,卫将军府的事情,老夫能做的,也就是随了你这惹祸精的意,将你的报功奏疏呈于陛下!” 

 这种事情,闹大了可不太好,姜瑜又低声恳求。 

 “四百头颅,若要论功勋,也算不得什么,何须呈奏陛下,末将只是想拿这些头颅换些粮食罢了。” 

 说着又抬头瞅了权翼一眼,见对方面上并无真怒,又说道:“权公,还有一事……这一战,我部也损失了十几个士卒,还请庙堂抚恤。” 

 “知道了!” 

 权翼嫌弃地盯着姜瑜,强永已经出兵三日有余,还未有半点消息传回,越等越是令人心惊,往往久候不至的,都是坏消息。 

 良久,又说道: 

 “再与你一月粮草,三万支箭矢,当初出镇秦州之意,我只当你年少无知的轻率之言,你却不能忘了尚书台还有我这双老眼!在盯着你! 

 慕容泓如果在关中做大,就是你的责任,我饶不了你! 

 做事前,多想想关中百姓! 

 去吧!汝好自为之!” 

 “末将必定竭尽全力,不负权公重托!” 

 姜瑜说完,躬身行礼,缓步退出廨舍。 

 说个大话,他心底里还是有些同情权翼的。 

 权翼的长处在于处理政务,太平时期,萧规曹随,跟着王猛蹚开的路子,以他谨小慎微的性格,肯定能将整个帝国打理的井井有条,说不定到年老致仕的那一天,真能够于无形之中,慢慢消磨掉几个帝国的隐患。 

 可是天不遂人愿,不,苻坚不随人愿,国势飘摇之际,应变将略,就非其所长了,只能把自己累个半死,做个糊裱匠,在这烂摊子里缝缝补补。 

 姜瑜离开后,权翼也趁着廨舍中没有外人,将身体倚靠在凭几上,让老仆来按摩放松,自从来到长安,不对,自从离开长安南下,这疲惫便如跗骨之蛆,摆脱不掉。 

 他并非恼怒姜瑜如何,当然作为上位者,肯定不会喜欢事事不受自己掌控的部下,但自淮水一路走来,他当然明白这个少年人的能力与和无畏,昔年和王猛共事的一些经验,让他心里明白,非常之时,肯定要用非常之人。 

 当初和他一起,在苻坚为东海王时,就围绕苻坚身边,参与机密的三个汉臣,王猛英年早逝不说,薛赞垂垂老矣,只想着为子孙谋利,南征之议,见苻坚内心坚定,连劝谏都不敢,只留下自己在此间苦熬。 

 丞相,要是自己如王猛那般,在丞相大位上,就好了。 

 大权在握,必能劝住陛下。 

 丞相的职权,从汉代开始,就在逐渐衰弱,先是被三公瓜分,后又被三省更替,最后彻底成了一个荣誉头衔,东汉末年至今,也只有曹操、诸葛亮、王猛三人做过实权丞相,每一个都是时代英杰,逢不世际遇。 

 在魏晋庙堂的结构中,丞相合三省权柄,是完全可以和皇权对抗的。 

 尚书左仆射,离尚书令尚且有一道鸿沟,淝水之后,军国重事,琐碎政务,悉数要由他来处理,帝国之重,可如何承担啊! 

 …… 

 “主公!” 

 姜瑜甫一进大营,赵焕和杨贵赶忙上前拜见。 

 秦州事务逐渐稳定,赵盛之即遣他二人领军返回,早间姜瑜着急去找权翼邀功,没来得及细谈。 

 “恭喜主公!” 

 赵焕笑着拱手贺喜。 

 “何喜之有?” 

 “主公还瞒着我等作甚,吾等在天水时,姜老太公都已经向都统提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