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筹备(第2页)

 “哈……哈。”姜瑜一时竟然有些害羞起来,只伸手摸了摸后脑勺。 

 “主公,这以后,您就是都统的子婿,亲如一家,秦州在手,后路无忧矣。” 

 姜瑜赶忙转移话题道:“别瞎说,我问你,都统伤情如何?” 

 赵焕收起打趣的神情,正色回话。 

 “路上颠簸了些,刚到秦州之时略有反复,幸而都统到了秦州,心情很是畅快,家人在侧,照料得也比我们这些糙汉要细致,恢复地很快。” 

 杨贵也上前补充道:“司马所言不差,据秦州本地医者说,入夏之时,应该能够不借外物而行走了。” 

 “那就好,都统康健,全军也能心安,秦州情形如何?” 

 “和出发之前所猜测的差不多,诸部蠢蠢欲动,鲜卑乞伏部尤甚,几乎到了明目张胆的程度,肆意举兵外扩,时常吞并周边弱小部族。” 

 “都统身边并无良将,是如何应对?” 

 杨贵回复道:“都统在秦州征辟了一批人,勉强能用,同时也在加紧操练州郡兵。” 

 “确系如此,都统还行文河州刺史毛兴,共同夹逼威慑乞伏部,依眼下乞伏部的势力,应该还不至于造反,总归还是要看关中情形如何。” 

 赵焕说着,面色忧愁起来。 

 “对了,张夫子可至秦州?”姜瑜又问。 

 听到张夫子,赵焕转瞬变得异常兴奋。 

 “主公,我刚要与你说此事! 

 夫子至秦州之后,只休息一日,当即筹备开办官学,都统命属下从旁协助,夫子见我有功,答应竹纸成了之后,送我一部大儒郭瑀所著《春秋墨说》!” 

 “看你这样子,三十好几的人了,也不矜持些,这部书,太学之时,不是已经抄录过了吗?” 

 “竹纸!是要抄录在竹纸上的!那是当代大儒的经典释读啊,此物是足以传家!我这种寒门出身的,有一部传家经典,那是多大的荣耀啊!” 

 赵焕对士人的羡慕,从来是掩藏不住的。 

 “主公啊,你可真是天才,不世出的天才! 

 于长安百忙之中,还能制出那样美妙的纸张! 

 你知道不知道,这种纸,一旦传扬开来,对于天下士人,天下寒门,会有多大的帮助!” 

 赵焕手舞足蹈地说着。 

 杨贵也在一旁打趣道:“主公,这都好多了,在天水第一次见到竹纸时,赵司马都哭了。” 

 “哈哈哈,你莫要开心得太早,竹纸现在造价还颇为昂贵呢。” 

 “我看了主公秘方,所用材料终究都是容易获取的,继续试制下去,终究有一天会比竹简更便宜!” 

 竹简木牍,也不是砍下来就能用,还是需要砍伐、剖片、打磨、晾晒等一系列的工艺之后才行,其价格也并不是非常便宜,何况,竹简编成书,又要颇费一番功夫。 

 杨贵捅了一下赵焕的胳膊,提醒道:“赵司马,你别光顾着开心,都统临行前的交代都忘记说了!” 

 这二人一路同行,倒是显得比以往亲密了些。 

 “险些忘了正事,多谢校尉提醒。”赵焕干咳一声,努力抑制住兴奋,继续诉说。 

 “都统知道咱们困难,从秦州府库中拿了些财货出来,还说会想办法从河西再弄些马送过来。” 

 “都统真是……” 

 姜瑜确实有些感动,略一思索,又说道。 

 “这两日,频阳邵安民会来投我,此人是个实诚能干的,你让他带路,再去频阳县,找赵敖,带上军中所有财货,全部预定成粮食,你同他们谈,可以付一些定金出去。 

 你再考察一番,我以为彼辈可以信任。 

 不日,我军将离开长安,以后四处征伐,短时间里也不会有个安稳之地,就先把粮食寄存在他们那里,随用随取就是。” 

 “主公这倒是个好法子!” 

 赵焕略一沉吟,当即回复道:“按照此时的粮价,所有财货加起来,大宗购买再压上一些价,保守估计能购粮六千石,让段索那五千人吃上两个月,当不成问题!” 

 姜瑜心中总算安稳下来,有了粮食,就有了一切。 

 “杨贵,我知你一路疲惫,大战在即,士卒的操练不能落下,你是老军伍,明日起,就随朱墩出城操练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