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出征河东(第2页)

 至于慕容冲起兵后的动向,我以为,二贼前后造反,其中必有串联,前些日子段索也说过,慕容暐有子侄去了渭北。 

 一则,他们不会蠢到独立来开,被庙堂派军逐个击破,二则,慕容氏所有的根基,就是迁入渭北的鲜卑人,故此,我以为慕容冲必然会西进关中,与慕容泓汇合,我军所有的计划,都要以此为基础展开。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下一步,此人必定会一路南下至河东郡境内,安邑大城,短时间内,不一定会被攻破,庙堂大军讨伐在即,我想他也没有那么大的耐心去攻取安邑。 

 蒲坂离慕容泓所在的华阴最近,几乎是过了大河,二人就能连成一片。 

 所以,我推断,他的首要目的,必定是蒲坂。 

 那我军就必须快速进至蒲坂,以蒲坂为根基,守住大河,寻机出击。 

 但这样一来,我军就会夹在二贼中间,虽然广平公与左将军会在河西挡住贼人,但,形势战场万变,我军合骑兵八千,当然也不能做固守之态。 

 我想来想去,蒲坂和龙门渡对面的皮氏县,这两地都要暂且作为我军根基之地。” 

 姜瑜一口气说完,看向众人。 

 杨十难是并州人,第一个开口说道:“将军,依照并州地形来看,贼人还能东进上党,出太行与慕容垂汇合,近日城中也在谣传,说慕容垂已经在围攻邺城了,将军为何排除这一条路?” 

 “并非谣传,上个月的消息,慕容垂确实在围攻邺城,但邺城墙高城厚,城内也有粮草积蓄,长乐公治理河北,数年之内东夏安宁,百姓感念其恩德,也多有支持,慕容垂麾下尽是邺城周边的杂胡,战力也不强,故此应该还在相持之中。 

 纵然那慕容垂天下名将,但毕竟,河北的慕容鲜卑几乎被陛下全部逼迁至关中,历经丞相、阳平公、长乐公的治理,河北安宁,汉人地主大都愿意归附庙堂,不会轻易跟随慕容氏做叛乱。 

 依我判断,邺城短时间内,不会陷落。” 

 姜瑜细细地为麾下将领们解释一番,天下乱了,以后数年,都是武人的天下,他的将领们也要快速成长起来。 

 高林接着出言道:“属下补充一点,慕容垂早先就是燕国叛逆,自然和慕容暐一系走不到一起,慕容暐还活的好好的,慕容垂就敢擅称燕王,长安城里的慕容氏,多有愤恨言语。 

 东面是曾经为仇人的叔父,西面是自己的兄长及众多族人,若是诸位,当如何选择?” 

 二人连着一解释,众人也不再怀疑。 

 朱墩看着地图,也开口说道:“将军,强永一败,还不知道慕容泓膨胀成了什么样子,华阴横亘在长安和蒲坂之间,我等要前去,恐怕还得绕路。” 

 “绕路是肯定的,我们要先北上汇合段索,五千轻骑仓促成军,没有我们本部镇压,怕是会出乱子。 

 赵司马,你明日先支取一部分粮食,让民夫随军押运,不看到粮食,我怕那些人会心有不稳。 

 高林,长安城中的事,我们就不用再管了,留下几个探听消息就是,明日,将斥候都撒出去,华阴、蒲坂、河东、龙门……我们必须清楚贼人所有的动向。” 

 “属下领命。” 

 姜瑜又看着初次参加军议,还有些拘束的邵安民说道:“安民,来军中几日,可还习惯否?” 

 邵安民略带激动地回复道:“将军,吾一切都好,以前只知在乡间逞凶,与几位校尉较量一番,方才明白天外有天,乡间把式差军中悍卒太远了。” 

 “习惯就好,马上就要出去作战了,战场可不比寻常,你要有心理准备,但也莫要灰心,所谓悍卒也都是练出来的,假以时日,你肯定也可以,再者贼人成军太短,定然也没多少精锐,也不必过分担忧。 

 我观你部下军纪尚好,我想让你去段索麾下领部分轻骑,你意下如何?” 

 “安民既然来投将军,单凭差遣而已!” 

 “好!” 

 姜瑜看着帐中略显兴奋的众人,心中也渐渐升起一股豪气。 

 “诸位,所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国家将乱,正是好男儿以刀剑赚取功业之时,马上封侯事,相期在少年,我等共勉之! 

 若无其余事,就先回去,告诉将士们,趁着夜色磨砺尔等手中刀剑! 

 然后,睡个好觉! 

 明日午间启程,从今往后,出征在外,想睡个安稳觉,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众将也跟着振奋起来,左右相顾,赵焕带头,齐声喊道。 

 “愿追随将军,建功封侯!” 

 …… 

 与此同时,慕容暐书房之中,也正有几个心腹的燕国余孽围坐,低声窃语。 

 “陛下,真是大喜啊!想不到那强永如此不堪一击,想不到氐人羸弱至此,此战之后,济北王军势大盛,渭北鲜卑国人纷纷南下来投,假以时日,十万雄兵在手,天下还有谁是敌手! 

 还有中山王那边,也已经聚兵数万,或许此时,已经开始南下了!” 刚刚收到讯息的慕容肃异常兴奋地诉说着,十年了,大燕复国,终于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