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正军纪(第2页)
“俺自有本事!”莫大胆不服道。
姜瑜大笑,“哈哈哈,好!朱墩,拣选之事,你来负责,郑参军来配合。”
另一名精干的汉子出言道:“将军,俺也有话说。”
“说来。”
“将军,俺知道,这次是要去打鲜卑人,俺们军中,确实有些鲜卑人,到时候……”
“军中可是有早年慕容鲜卑的部曲?”
段索回复道:“回禀将军,约莫在三百人左右,基本上与慕容氏没有瓜葛,都是些活不下去的穷苦人。”
说罢,又向前一步,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继续说道:“我段索就是段部鲜卑出身,原本和你们一样,就是这山中的牧奴而已,将军却从来没有嫌弃过我卑贱,任用我为校尉,是因为我能杀敌,是因为我认准将军,处事公道,身先士卒,是能成大事的,区区慕容氏,又何足道哉!”
段索的经历,这些豪酋当然知道,只是想当着姜瑜的面,再确认一次罢了。
姜瑜跟着段索的话音说道:“没错,我从来不会以出身轻贱他人,我本也是淝水一溃军耳,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适逢天下将乱,功业难道不是应该以刀剑取之吗?
在我军中,只要遵守军令,立有功勋,我自会公平酬赏!”
“将军公平,我,高车人,你……以后,就,知道!”叱卢虔汉话还是不太利索,也出来证明。
一阵插曲之后,气氛宽松了许多,姜瑜又示意段索,出来介绍轻骑境况。
老实说,也就不到一个月,段索堪堪老了十岁,不只是忙碌造成的疲惫,更多的,是独当一面后,快速地稳重起来,以前那种跳脱已经被他掩藏起来。
“是!轻骑包括我、郑参军与安民三人,总共是六千一百八十四人,人人有马,还余一些马驹,今日将军带来五千副弓,配发下去,所有人也就都有了武器。
现在是粗略分了六部,组织架构,一如重骑,那三百士卒,加上安民带来的一百余人,我从中留了五十人作为亲卫,其余都打散至各部,按照才能充当什长、队正、幢主、都伯,皆有,此次前来的都是各部的头人。
但总归成军太过仓促,训练不足,士卒大多不明军令。”
段索说完,又带些丧气地说道:“今日出得谷中,前来此地,仅仅十余里,就逃了百余人……”
“逃兵是如何处理的?”姜瑜问道。
“大部分都抓了回来,有些……沟深林密,没有捉到。”
“为何不行军法?”
郑才适时出言解释:“军法一直要报于赵参军核准。”
“那现在就报!”
郑才从随身皮囊中取出一把竹简,挨个翻看后,递送给赵焕。
“赵焕,我军法中,逃兵如何惩处?”
“聚众逃散者,斩,私自逃散者,杖三十,充为辅军。”
姜瑜严肃道:“好,交给手下人,连夜核查,明日军前正法!”
几个豪酋顿时面色一凛。
堂内静了一阵,杨贵是个忠厚长者,上前出言道:“段校尉,咱们从淝水出来,一路成军,将军是如何做到,咱们都清楚,还是不能着急,也不是明日就要上战场,还有几日路途,边走边练吧。”
赵焕将竹简交给手下人,再入堂中,说道:“轻骑这边人数多,管不过来,也情有可原,我这里,再给郑参军匀几个书吏过去。”
郑才躬身致谢,不光段索老了,郑才这一个月,使尽浑身解数,往往也是顾此失彼,实在是人手不足。
“段索,你手底下亲卫太少了,你和安民二人,每人有一个精锐亲卫都才合适,我观那慕容凤作战,轻骑战法,首要就在聚散二字,手里无兵,如何能镇得住?何况你二人为将,很多时候是需要身先士卒的,没有精锐亲卫,如何能行。”
朱墩也说起了自己的带兵心得。
一时间,大家七嘴八舌,纷纷献策起来,慢慢地,就连莫大胆几个豪酋,也参与进来。
众人说道子时,又吃了一顿夜宵,方才各自散去。
次日,借着坞堡狭小的城楼,姜瑜亲自下令,将十来聚众逃散的带头人,挨个斩首,头颅就挂在坞堡最高处,晃晃悠悠,不时有血滴答落下。
至于其他逃兵,也都宣读军法,挨个做了处置。
还特地将出现逃兵的什长,每人打了十杖。
行刑完毕后,全军拔营,全军所有人都从那十几个头颅下经过,三千重骑当然已经习以为常,六千轻骑却始知军纪之重。
第二日,一整日的行军,全军并无一人逃散。
……
“将军,前方有盗匪肆虐!”
第三日,大军行至大荔县境内,大荔县城就是冯翊郡治所,离华阴已经不足百里,强永大败的恶果已经显现出来。
虽然强永没有征调冯翊郡兵,但郡兵此时也只能谨守城池,乡间四野还是有盗匪、轻骑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