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及至河东(第3页)

 两队人马相撞之时,王狄身侧的两个都也都包抄过来,纥奚丑奴即死,带来的三百人马,不到一刻钟,尽皆殒命而已。 

 远远围观的贼人轻骑,纷纷作鸟兽散。 

 “禀告将军!贼人已被驱散,贼酋侥幸逃脱,末将麾下伤亡十一人。” 

 王狄强忍着疼痛前来复命。 

 “这种不惜命的打法,以后不到万不得已,勿要轻易使用,我部下将士性命,要比那贼人金贵上许多!懂了吗?” 

 姜瑜有些生气道,他并不是责怪王狄,离天黑不远了,如果不将贼人杀退,不好渡河的。 

 只是有些惋惜自家士卒性命,这都是他从淝水带出的精锐,死一个就少一个了。 

 “请将军责……咳咳……罚!”王狄下马躬身说道,因为牵动了伤处,没忍住咳嗽。 

 “可是受伤了?赶紧去找军医啊,还站着干什么!记功之事,汝自去寻赵司马,刀枪无眼,谨慎为上啊。” 

 姜瑜西吸取教训,在长安时,连哄带骗找了两名医者从军。 

 王狄连忙拱手退去。 

 “传令,让段索速速带人打扫战场,谨守后路,朱墩先带重骑渡河,作防守姿态,赵焕随后押粮草再渡!” 

 姜瑜说罢,继续站在大河岸边,举目眺望。 

 蒲坂素来就是河东郡最重要的城池,苻氏占据关中后,为防备河东,将雍州治所由长安移至蒲坂,城池也跟着扩建加固,因而比大荔县还要大上许多,城楼还包裹着青砖。 

 此城雄踞河东,南依中条之险,西扼大河之津,此时残阳西坠,霞光泼染千顷苇浪,枯黄叶梢镀作赤金,暮色自谷积山余脉漫卷而下,城中有炊烟直上,大河波光粼粼,唯不见舟楫渔歌。 

 苻睿返回长安已久,苻熙还未到任,蒲坂城中,只有长史坐镇,虽然慕容泓尚未南下,但大军披着夜色赶至,也是等到查验过文书以后,才放入全军。 

 “窦长史,我受命来河东剿灭贼子慕容冲,河东地形,长史何以教我?” 

 寒暄完毕,姜瑜单刀直入的问道,苻睿出征在即,慕容冲不会安分太久的。 

 窦翌是真正的扶风窦氏,宽袍大袖,端坐榻上,轻抚长须,一副名士模样之下,竟然还有几分武人的坚韧神色,没办法扶风窦氏,自东汉以来,就是以军功传家的。 

 作为雍州这种核心大州的长史,窦翌官品自然要比姜瑜高些,州牧未至,不说一州,至少河东军政,皆是操之他手的。 

 虽然面前的这位鹰扬将军之年纪,让他略有惊诧,但已经接到窦冲书信,自然不会再疑对方,浮桥以西那场简单的驱散战,他也是派人观摩过的。 

 “将军真直爽人也,那老夫也就不端着了。” 

 “大战在即,还请窦公直言。” 

 窦翌又捋起胡须,缓缓说道:“这河东地形,其实与关中颇为相似,三面环山,西临黄河,平阳正卡在汾水谷地南口,再往南,就是一马平川了,也就这蒲坂,凭借高墙大城,勉强算的上是险要之地。” 

 姜瑜继续问道:“敢问窦公,如若要防备慕容冲渡河西走,只守蒲坂,可否足够?” 

 “大军渡河,只能是龙门或蒲坂,只守此二处即可。但老夫观将军之意,似乎不会只做防守啊。” 

 “窦公慧眼,吾麾下尽是骑军,困守城池,岂非浪费也。” 

 窦翌不由夸赞道:“好魄力!不过将军胸有成竹,还与老夫再次盘桓,有何要求还请直言,国家动荡,社稷不安,如有余力,吾不会推脱。” 

 “在下乃是晚辈,不敢言要求,但还是谢过窦公。” 

 姜瑜起身离席,长鞠一躬。 

 “窦公,一是粮草,还望窦公能及时拨付转运。” 

 “此应有之义也。” 

 “二则,广平公并未与我调兵之权,我想请窦公派出一部分州郡兵,前去驻守皮氏县,只要堵住这两处渡口,吾自有决心,能败慕容冲!” 

 “郡兵羸弱,强永之后,大多郡兵,都已经不敢出城了。” 

 窦翌有些无奈道,所谓郡兵,本就不是职业士兵,平时务农,最多农闲时聚集训练几次,最多只能守城。 

 “无妨,在下沿途护送即可。” 

 窦翌沉思一阵,下了决心,“我可以再征调三千人,只能驻守皮氏县城,不能去守渡口。” 

 “只要城池不失,便足矣。” 

 “瑜,谢过窦公!” 

 姜瑜躬身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