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进驻玉璧

 要说河东防御要点在哪里,后世高王肯定最有发言权,高王即便是死了,也要掀开棺材板,大声喊出来——玉璧! 

 那个独属于高王的快乐城。 

 公元538年,也就是一百五十四年以后,西魏东道行台王思政将会在玉壁台地筑城,抵挡自晋阳南下入侵的东魏大军。 

 来河东之前,姜瑜就已经想好,让他短时间内在玉璧筑城,当然不可能,但立寨于此,堵死慕容冲南下的大路,再寻机击破此贼,是个非常不错的战略,至少,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众人皆在,高校尉,说说你掌握的情报,尽量详细些。” 

 “唯!” 

 高林出列,对站在上首的姜瑜一拱手,又侧身面对众人,说道。 

 “先说慕容冲,此贼十四日前正式举旗造反,杀死城中不愿附逆的官员十多个,连其家眷也尽数屠戮,尸体,就悬挂在平阳的城墙上。 

 彼时平阳城中百姓,也多有逃亡,却被依附的胡人抢掠杀戮,真是罪恶深重! 

 起兵后,慕容冲不断招纳四面胡人部族,甚至有从长城郡、上郡、西河郡来投的,截止昨日,斥候来报,平阳城外已经聚集了四万多人,但好些胡人部族是举族附逆,其中能战者不到五成。 

 我军有斥候冒死进入城中,但还未回归,根据周边坞壁中的消息,平阳城内应该有千余精锐骑兵,甲胄精良,训练充足,平常时藏于吕梁山中,慕容冲应该是早就心怀不轨,这些年一直在暗中做准备。 

 至于粮草,平阳郡本来积蓄就不少,起兵前,太守府还下令其下辖县乡,要求提前缴纳今年赋税,有几家坞堡联合反抗,被郡中派兵攻破,随后抢掠一空,坞堡中人尽数发为奴隶。 

 慕容冲,可以说是兵精粮足,不好对付。” 

 “再说慕容泓,属下实在是搞不清他到底有多少人,至少五万是有的,还全是战兵,其中骑兵更是能占到五成以上,大约一成贼寇披甲。 

 华阴方圆五十里,几乎所有坞堡都被勒令纳粮,咱们也遇上过,慕容泓麾下兵势很盛,钜鹿公怕是要犯难了。” 

 王狄又想到死在他槊下的那个勇猛小将,不禁点头。 

 高林一口气说完,喝口水的功夫,朱墩着急问道:“不管那慕容泓,自有钜鹿公去对付,慕容冲这个贼子,当前动向如何?何时会南下?” 

 “平阳一直在整编前来投靠的胡人部族,此时应该已经接近尾声,南下也就在这几日之间了。” 

 朱墩听完,又出言道:“将军,我军皆为骑兵,绝不能在蒲坂空等,必须提前出击。” 

 段索接过话茬,说道:“朱校尉说的有道理,蒲坂易守,但也容易被围困,我等陷在蒲坂,骑兵优势就没了作用。” 

 “可是大军即出,总得有个去处,总不能直接去平阳城下,或是在河东四处游荡吧?” 

 大帐之中,也就杨贵最为年长,展示出他固有的持重来。 

 “确实如此,我军首要任务,还是要防备慕容冲西进,大军出动,必须要考虑粮道,无论如何,出兵之前,得议出个方略来。” 

 赵焕捋了捋两寸长的胡须,继续说道。 

 “杨校尉,你是并州人,河东地形,此间你最熟悉,以你来看,慕容冲若要渡河西进,会走哪条路?” 

 杨十难略一思索,出言回复:“河东地形总体较为平坦,中有汾水西入大河,道路当然有很多。 

 但如果我们能占住龙门,他们几万人马,必然是要从蒲坂渡河,从蒲坂渡河后,便能立即与慕容泓合兵,这样看来,他们应该是会顺着汾水走,这条路最快!” 

 “将军,占据华阴的慕容泓,肆意抢掠坞堡,军粮缺口肯定很大,慕容冲西进,我猜其使命之一,恐怕就是输送粮草,然而大规模输送粮草,水路最为便捷省力,杨校尉猜的没错!” 

 郑才笃定地说道。 

 “对,就像陛下难征之时,集结地选在项城一般!”王狄也跟着说了一句。 

 有了大的方略,朱墩自然兴奋起来,大声说道:“好哇,将军,那我们就顺着汾水,找几处地方,卡住贼人,再找机会,击败他们!” 

 “哈哈哈~”姜瑜大笑一阵,众人都疑惑地望向他。 

 军议之时,他只喜欢在最开始抛出问题,最后再做总结,中间的讨论往往只留给自己麾下的将士们,他很少出言,他在刻意培养手下们规划战略、战术的能力,未来想要壮大,这个军帐中,至少半数人,是要出去独当一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