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进驻玉璧(第2页)
此时大笑,确实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溃军中拔尖人物的成长。
“我笑我与诸位不谋而合也!”
“高林,你来说。”
“唯!”
“自长安出发时,将军便令我顺着汾水,找一处险要之地,具体来说,是要一处汾水南岸的台地,其上要能够容纳大军驻扎。
此地东、西、北三面皆为深沟巨壑,地势突兀,险峻天成,只有南面有道路与峨嵋台地相接,但此路也要狭窄,不利于大军从外冲击。
你们猜则怎么着? 这么一处天然宝地,竟然真被我等找到了!
将军莫非真有天授不成!
真的,三面都是绝壁,俯瞰汾水,台地之上不大不小,正合我万人大军驻守,只南面一条路直通峨嵋台地,此路最窄处,只有十来丈!”
高林说着,也很是激动,他昨夜才从那片塬地赶回来,真是个完美的阻击之地,只要守住那个地方,想从汾水运送大军,几无可能!
姜瑜摆摆手,说道:“哈哈哈,什么天授,只是听军中河东出身的士卒闲聊过几句罢了。”
“快说,在哪里?”比他更激动的是赵焕,如此一来,粮草的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就在闻喜县北,汾水南岸,距蒲坂二百多里,骑兵全速,三日可达!”
段索听完后,直接出列请命:“将军,请下令吧!我带轻骑星夜赶往,不管如何,先占住此地再说!”
“好!段索,邵安民!”
“末将在!”
“窦长史的郡兵已经集结完毕,邵安民,你带两部,护送郡兵前去占据皮氏县,段索,你领剩下所有轻骑,速速北上,于此地立寨!郑参军在后,帮着押运粮草军械。”
“唯!”三人同时躬身行礼完毕,段、邵二人转身就要出帐。
姜瑜抬手叫住二人,说道:“二位且慢,高校尉,如此宝地,可有地名?”
“其上田地为附近吴氏坞堡所有,乡人称之为吴壁。”
“什么吴壁,不好听,也配不上这块宝地,以后,就叫玉璧,取宁为玉碎之意,可为此战壮行耳!”
姜瑜只顾自己过瘾,惹得众人一时肃然。
“二位,且去,一路小心为上!”
“唯!”段、邵二人只能再次躬身行礼。
……
长安,未央宫前,春日暖阳将千余禁军的铠甲照得耀眼发光,令围观百姓不住赞叹。
“钜鹿公苻睿上前听令!”
随着内侍尖利的声音刺破喧闹,苻睿上前单膝跪地,其后苻熙、窦冲、姚苌等一众将领,跟着上前,下跪行礼。
“儿臣在!”
“睿儿,大声告诉朕,汝此行何为?”
“启禀陛下,儿臣此去,乃是围杀叛秦贼子,擒回慕容二贼,献于阶下!”
“此为一也,更重要的,是要安定关中,让百姓早日恢复春耕,也好让天下好好看看!”
“天命,仍在我大秦也!”
苻坚嘶声大喝,未央宫前,顿时鸦雀无声。
俄而,千名禁军同时举起长槊,大喊道:“大秦万胜!大秦万胜!”
苻坚一挥手,禁军噤声肃立,只剩回音游荡。
“睿儿,你可识得此剑?”
苻坚解下随身佩剑,抽出一半,端详一阵。
苻睿大喜,立即回复道:“此乃陛下随身佩剑,名曰神术,于甘露四年延请名匠,历时半年打造,神术锋利无比,血不沾刃,吹毛断发,可断金铁也!
父王佩戴此剑,已三十年矣。”
“哈哈,认识就好!如今,我以此剑赐汝,战场之上,有不听号令者,贻误军机者,逡巡不前者,皆可斩之!”
说罢,苻坚带着一丝不舍,将神术递出。
苻睿欣喜若狂,此战即胜,这是否也是某种暗示呢,毕竟在他看来,天下动荡不安,而太子已经被一帮儒生给教成个文弱书生了。
“睿儿,朕就在这里,等你凯旋,等朕喝骂二贼,你还要持此剑,斩二贼项上人头,悬于北阙!”
苻坚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挺立于宫门之前。
“陛下,儿臣若不能剿戮逆贼、戡平祸乱,必然不会活着返回长安!”
苻睿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单手握着剑鞘,躬身下拜后,返身跨上一匹神骏白马,一挥手,大喊一声。
“全军都有!听我号令!”
“出发!”
随即一夹马腹,缓步向南门走去,再未回头看他父亲一眼。
苻坚听着儿子最后的生死之言,心中竟然也生出一丝不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