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平阳出兵

 平阳郡,太守府,大堂内。 

 众将齐聚,慕容冲依然斜靠在上首的榻上,穿着一身华丽锦袍,身后有两位美貌侍女,打着仪仗扇,另有一个侍女跪坐在侧后方,轻轻摇动着羽扇。 

 北方的春日,天气并不炎热,只是大燕中山王有意向远处站着的胡人豪酋们,展示一番皇家威仪罢了。 

 “诸位,悦卿是带了我燕国大将军之令来的。” 

 慕容冲端坐起来,放下手中酒杯,淡然说道。 

 “那就劳烦悦卿,再为诸位宣读一遍大将军之令吧。” 

 悦寿赶忙从座中起身,两三步到了大堂正中,对着慕容冲躬身下拜。 

 “微臣不敢。” 

 “微臣来时,济北王有交代,苻坚之子苻睿,将五万秦军出征在即,华阴大军云集,自然不惧,但一时间粮草有些紧缺,还请中山王亲率平阳军,携粮草前去支援。” 

 说罢,稍一回想,又觉不足,随即补充道:“臣出长安时,陛下有口诏在先,伐秦之事,须以济北王为主。” 

 皇太弟之言,慕容暐在世之时,他自然只能与慕容泓说。 

 “呵呵,皇兄之命,孤自然是遵从的,来日还要杀入长安,解救皇兄呢。” 

 慕容冲嗤笑一声,依旧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坐中又起一人,行礼完毕,说道:“我平阳大军原本也是要杀进关中,覆灭秦贼,以解救燕民的,既然陛下与济北王都有令在前,吾等自然要遵从。 

 敢问殿下,我军何日启程,臣下也好去做准备。” 

 “杀秦贼,当然是越快越好,刁长史,孤早已找人卜算过,明日巳时,乃良辰也,宜征伐,正该我平阳大军出征!” 

 “殿下,还有一些部族尚未整编,运输粮草的船只木筏还不足够,可否……” 

 座中一位年轻宗室还未听完,就在座中出言打断。 

 “叔父有令,吾等遵令执行便是,何况大战在即,时间一日紧似一日,哪里还有在平阳拖延的道理! 

 刁长史,整编之事,路途之上亦可为之,至于粮草军械之类,船上装不下的,征发城中汉儿,令其随军输送不就行了,这有何难。” 

 此人名叫慕容宪,便是当日随悦寿潜出长安的慕容暐子侄之一,年岁和姜瑜相仿,其英武之气,已经难以掩盖。 

 他能如此说话,一来是仗着自己年轻气盛,又是宗室,二来,他也不是白身来投,出长安后,一路招揽渭北鲜卑,大部分随悦寿去投了慕容泓,自己又从自吕梁山中,说动了五千骑鲜卑来投慕容冲。 

 手中有兵,自然压不住话。 

 刁云寒门出身,今年不到四十,自燕国时,就随侍慕容冲左右,自从来到平阳,这么多年,郡中大小事宜,实际上是他一手在操办。 

 忙了这么许多时日,饶是刁云正值壮年,也有些吃不消,一时忍耐不住,怒道:“大军出征,事务繁杂无比,如何能说走就走! 

 多年积累,郡中现存粮草五十余万斛,此次计划随军携带二十万斛粮食,以解华阴燃眉之急,另有三万士卒,还有随军民夫,如何选择道路,沿途是否安定,我等一概不知,一夕之间,如何能准备停当! 

 扬武将军须知,军国大事并非儿戏也!” 

 慕容宪大怒,指着刁云喝道:“吾乃景昭皇帝血脉,刁云,汝昔日只叔父座下一仆从耳,安敢辱我!” 

 随慕容宪来投的几个鲜卑豪酋,从门口诸人中挤向前来,扶刀而立。 

 这些人一方面是为慕容宪张目,另一方面,也是不满刁云为首的几个汉官,调配整编他们麾下士卒。 

 慕容冲正饶有兴味地看着堂内的争端,也不出言阻止。 

 悦寿瞥了一眼上首,无奈转身对着刁云说道:“刁长史,军情情急,确系不能再做迁延了,不赢下这场仗,一切都是空谈而已,燕人十年屈辱,如何能伸张! 

 中山王军令既下,自然没有收回的道理,华阴大军若无足够粮草,军心不能稳,大战在即,还请长史尽力一试吧。” 

 说完,又对着慕容宪温声说道:“扬武将军还请息怒,刁长史连日来耗尽心血,平阳军始有军容,方才只是一时失言而已,还请勿要怪罪,军中团结为先,军议之时,万不能逼迫大臣啊。” 

 慕容宪余怒未消,闻言还是对那几个部将摆了摆手,说道:“既然悦公出言相劝,我给您这个面子。” 

 说罢,又对着上首拱手请命:“叔父,吾并非刻意指摘刁长史,兴复燕国既是国事,又是我等家事,小侄自然不能作壁上观,坐看他人劳苦建功,小侄自请率本部为先锋,今日先行出发,为大军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