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回军秦州(第2页)
薛氏家风彪悍,虽然大多读书,但并没有士人做派,对于这些刚刚得胜的军将,也无半点倨傲轻慢,反而是异常敬佩,在酒这种最好的媒介之下,双方迅速热络起来,拉着他们问东问西,后来更是在院中互相比试了几场。
就连并不喜饮酒的姜瑜,也熬不过薛强亲自劝酒,饮了几杯,第一次喝酒,肉体对于酒精当然不耐,但这种低度酒,姜瑜当然是不惧了。
不知是不是意识的作用,这河东的佳酿,竟然让姜瑜品出一丝后世汾酒的味道来,那一瞬间,久违的思念,涌上心头,久久不散。
下午时分,姜瑜借着酒意,在薛氏安排的上好客房里,沉沉睡去。
梦里,很自然地,他又回到了儿时乡间的田地里,蓝天白云,麦浪滚滚,收割机徐徐向前……
所谓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而已。
傍晚时分,姜瑜徒然惊醒,四周昏暗的一切,又将他拽回现实来。
大战之后,借着薛氏坞堡,倒
是让他和将士们好好放松了一场。
姜瑜在榻边坐了许久,饮了一些清水,洗了把脸,抬步走出房间,姜瑾与段安在门口守卫左右,这二人年少,姜瑜并未让他们饮酒。
“阿兄,那好酒佳酿,是何味道啊?”
姜瑾看了众人大半日的欢宴,早就心痒不已,于是开口问道,段安由于当初醉酒的尹纬带来的那些不好的回忆,倒是沉默不语。
“酒啊,喜饮之,悲饮之,乐饮之,愁饮之。”
“你还小,长大些就懂了。”
姜瑾二人听得直翻白眼。
刚刚走出薛氏单独安排的小院,就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噜声,细听之下姜瑜甚至能分辨出来那一声就是是谁发出的,于是,暗自低笑一声,安步走远。
“薛公,瑜前来赴先前秉烛夜谈之约。”
薛强看着一脸轻松的姜瑜,待其坐定之后,有些疑惑地说道:“关中传来姚羌作乱的消息,没想到,将军还能有如此心境,实在难得。”
“哈哈哈,还是要多谢薛公的美酒啊,酒足饭饱而后大梦一场,人生之乐,也不外如此了。”
薛强含笑,并未说话。
二人继续在夕阳的余晖里,慢慢品茶,姜瑜也是在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平静。
……
在薛强身上,他能看到古典士人的那种影子,博闻强识,刚毅不屈,就算年轻时和王猛结为挚友,但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宁可隐在乡间,空负此生,也不愿屈身侍胡,就算苻坚亲至,亦不会屈服。
不止是胡人,自诩正朔所在的晋国,在他眼里,也仅仅是朽木而已,根本不值得辅佐。
越深谈下去,姜瑜更是觉得此人真是能文能武,很多事情看得极为透彻,是个宰辅之才。
“薛公,老实说,那十万斛粮食,我也只能顺手送与您,而此后的形势,慕容氏必会做大,河东很可能会再次爆发大战,我怕给您与薛氏,带来祸患。”
“哈哈哈哈哈。”
夜已深,薛强闻听此言,不住大笑,倒让姜瑜有些不自在起来。
“我啊,是笑将军终究是个善人,记住,要成大事,无善不可,但这善也不能轻易施于人!”
“瑜谨记薛公教诲。”
“今日真是畅快,明日将军即将远行,两件事,其一,将军那多出的马匹,我薛氏以良马市价购买,其二,薛氏愿出千人丁壮追随将军,还望将军勿要嫌弃。”
“薛公……”
“将军勿要多言,老夫就在这薛强垒,静待将军扫平关中。”
烛光摇曳之下,薛强目光灼灼,复又轻声说道:“阿瑜啊,你可不要让我久等啊,也不要让这天下久等。”
“瑜绝不负薛公期望。”
姜瑜当然明白薛强的心意,薛氏家大业大,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二人心里都清楚,未来的几年之间,恐怕会比后赵崩溃之时,更加难熬。
就算如此,薛氏还能派出一千丁壮相随,足见薛强对他的看重了。
四月初,姜瑜于蒲坂接到苻坚诏书,以破慕容冲之功,擢其为官品为四品,但依旧为鹰扬将军,又令姜瑜于五月前,率众抵达秦州,待破姚苌后,再行厚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