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俘获姚兴
这已经是围攻安定的第三日,不得不说,尹纬是个人才,短短数日之间,安定防守已经准备得非常充分。
你有投石车,我便迎着砲石、不顾伤亡地抢修城墙。
你想云梯攀城,想锤破大门,我自有滚木礌石、热油金汁应对。
甚至,每个晚上,姚兴都会派出数股精锐死士出城突击,意图扰乱姜瑜大寨,焚毁投石车,或者是突围出去报信。
虽然对于城墙,姜瑜暂且没有办法在不付出巨大伤亡的情况下轻松攻占,但对于突出城外的羌人,就没有一个能逃脱的,这就是骑兵围城的巨大优势。
又是一个夜幕降临,姚兴站在东门城楼之上,不住地向北地郡的方向眺望,一身原本鲜亮的铠甲,此时也沾染上许多污秽。
耳边,姜瑜的投石车,正在昼夜不停地砸着城墙,从最初的两架,已经变成了五架,明日,又不知道会有多少石弹抛洒出来。
“尹公,你说,父王此刻,到底是胜是败?”
“姜贼如此疯狂,必然是前方战事起了巨大变化,要我说,很可能是苻坚败了,如果是陛下占据劣势,姜瑜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心急。”
十多日里,姜瑜已经完全隔绝了安定县对外的通信,被围在孤城里的羌人上下,心中越来越慌乱。
“可如若姜瑜只是做戏呢?除了投石车日夜不停,云梯、破城槌都只是浅尝辄止,你说,他是不是有什么诡计?是想引我等弃城突围?”
“殿下,老臣是在姜贼手里吃过大亏的,所以被殿下解救后,对于此人,格外上心,以吾观之,姜瑜自淝水崛起之后,行事风格,向来是直来直去,不像个能行阴谋诡计之人,况且他帐下也并无出众的谋士。
其所擅长的,只是骑兵冲阵,所倚仗的,就是自淝水便追随他的那些溃军,其人尤其善于收拢军心,锤炼士卒。
此人却还有一丝缺陷,便是心中有善,当时他完全能杀了老臣,却迟迟不肯动手,只派个鲜卑小贼来看管老臣,更具体一些来说,他这次攻城,之所以浅尝辄止,只不过是因为此人舍不得死人,慈不掌兵,这一点,就是他的致命之处!
故此,北地郡那边,陛下必然已经得胜,很有可能,还是全胜!”
姚兴听罢,并未做出回应,依旧远眺不止,经此一战,对于尹纬的能力、眼光他是非常认可的,这些话,说给城内将士去听,当然可以,但作为一军之主,他却不能轻易将所有的宝都押在毫无来由的推断之上。
此时的他,多么希望,还未完全暗下去的地平线上,能传来一些消息,不用多,一点点就足够。
无独有偶,姜瑜也站在大寨门前,不住观望着安定城,作为安定郡治所,眼前的城池,能比此前拿下的阴密、临泾二县稍微大些,但必定是边郡小城,大不到哪里去。
之所以没有四面攀附攻城,尹纬的话只对了一半,他确实不想轻易抛洒士卒性命。
在高林的有力刺探,还有关中百姓的帮助之下,姜瑜对整个关中的局势,非常清楚。
还有一半,便是苻坚的大败,导致关中情势急转直下,慕容冲直逼长安,苻方手握两万残军,士气低下,必定不是对手,此后的苻坚恐怕,已经腾不出手来对付姚苌。
他已经知道姚苌已经在返回北地、新平的路上,几日之内,他必定要直面刚刚取得大胜的羌人锋芒。
或者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保住秦州,他必须独自对抗姚苌,因此,手里的士卒,就愈发宝贵起来。
“将军,不能再等了,在安定郡西南巡视的莫大胆,已经遭遇了零星的羌人斥候,没有多少时间了!”
赵焕看了看身边焦急的将领们,出言劝谏。
“将军,这些时日,安定郡前来投军之人不少,虽然此前步军折损了一些,但眼下我已经有三千多人,明日,分成三部,我亲自带队攻城!”
“姜校尉说得是,我骑军也不是只会骑马,明日,也可下马攻城!”
……
几位将校开始轮番请战。
“我不是不想攻城,我也知道,城内羌人已经疲敝,趁着姚苌大胜的消息还未传来,必须要拿下安定。
之所以还未下令总攻,只是还在想万全之法罢了。”
“将军,沙场之上,情势瞬时万变,哪里来得万全!”
姜恺早年间,也随姜成征战过,对于战事并不陌生,听到姜瑜的话,不由大急。
其余几人也跟着焦急起来。
“先回大帐。”
姜瑜转头回营,一路对道路两旁的士卒们颔首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