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一直要给刘总干到退休…完全就成了一个笑话……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从作为公司的老板,在创业初期扑在一线上,带着一群人共同做一件事是很容易取得成绩的;而随着公司发展,项目越来越,多业绩越来越高,公司的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老板再去亲力亲为,其实效果很难达到像初创业时的那个效果——人们永远不可能绷着劲儿陪你一路长期的走下去,而且“创业容易,守业难,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这些话是不无道理的,从老板的角度来讲,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任何的开源节流都是他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而从最底层的员工来讲,谁不想钱多挣一点,活儿少干一点,这个就如同百多年前《资本论》中所描述的那样:劳资之间的矛盾是永远不可调和的……
还有一句话叫做“距离产生美”,这个东西也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理解,以前,刘昆平在远在百公里之外的省城,一个月回不来几次,他对公司每个项目和每个具体事物和人的理解,都来于来源于他每个月那几次的接触,还有龚瑞红及其管理和员工的汇报,那时,为了稳定局面,每个人都是好的,可是现在,刘昆平以老板的身份直接去驻扎在一个项目上任项目经理,零距离的接触公司的管理和职工这种零距离的接触和以前的那种走动式管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和一个模式,以前听不到看不到甚至想不到的东西,全部都出现了,而在这段时间内人员的流动率也是加大了……
而如今,带着情绪的刘昆平回来之后,真是看谁谁都不顺眼,看哪儿哪儿哪儿都不对付……总不自觉的拿现在的员工和管理模式与自己当初创业时的员工和管理模式相对比,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现在所有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全部都退化了,所以他大力推行了培训制度——由他来亲自培训管理,再由管理去培训员工,还要依据培训内容进行考试,本身物业公司收入少,休息时间也少,人们过来就是图个劳动强度低,但是对于这种挤占了休息时间的培训,使得各管理和员工苦不堪言……尤其是受到刘昆平亲自培训的管理们——因为刘昆平还是改变不了自己多年的习惯,总要在培训内容中夹杂大量的个人奋斗成长史,夹杂他对各个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发生的国际国家大事的点评,甚至这些与培训内容无关的内容占了整个培训时间的一半儿以上……
培训一开始,将培训时间设定到每天下班后的半小时开始,在这半小时之内,劳碌了一天的各项目的管理从四面八方汇聚至公司会议室,从日落黄昏培训到繁星点点……一天两天倒是可以,时间长了都是有家有室的谁受得了?还有一些同志住的都比较远,到了晚上直接没回去的班车……一开始大家全都敢怒不敢言,但是发现刘昆平试图将这种培训要变成常态时,一些胆子大的管理纷纷提出意见,当有一个人开了口,几乎所有的人全附和,这样刘昆平做出了改变……变为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培训,每周抽出两个下午进行培训,但是如龚瑞红,王源,陈光等高管,在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内都有大量的业务需要处理,只得又调整为周六和周日两个上午,但是所有的物业行业都有一种惯例:每个月只能休三天或者一周只能休一天,而刘昆平的这种安排,又完美的侵占了大家唯一的一天的休息时间,众人纷纷叫苦不迭……这时,刘昆平也怒了,批评大家是一群不求上进,混吃等死的人,发狠道,谁要是跟不上公司发展步伐,离开就好了……至此培训一事才稳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