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业的二三事就让我戴上那青铜假面

第68章 一直要给刘总干到退休…完全就成了一个笑话……(第2页)

 而刘昆平这种类似于变态的做法,是有他的原因和想法的,名义上是在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其实他这主要还是要提升自己的威信,要用这种办法告诉所有的人:这个公司他是老板,还是他说了算!而且通过这种方式,用来考核所有管理和员工的忠诚度,耐受力和对本行业的熟悉程度和水平;他完全不在意任何人的去留,对他来说忠诚于他,才是关键,而个人能力是放在忠诚度之后的,所以,在很多民企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重视所谓的忠诚度而忽略能力;甚至这些老板们有着共同的一个想法,就是“忠诚度不够的话,能力越大危害越大……”这个观点,虽说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重要的,这些老板没有认清自己的行业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是不是处于顶端,相反一个个的去对标公务员和国家机关,而物业行业永远是鄙视链中遭受鄙视最多的存在,有一句话反映了物业行业的现状,这句话是这么说的:“有本事的人不干物业,没本事的人干不了物业……”而像刘昆平这样,机缘巧合站在社会发展的风口,享受了社会发展红利的,没本事人中的有本事的人,膨胀是很难免的,面对着由他管理的20多名公司管理人员和三四百名的员工,他经常认为他就是这个乐万家公司这个小王国的土皇帝,把一个本应遵循市场规律的民营企业,硬生生的搞成了一个是内斗严重的“宫廷”,而这种认知和这种管理形成的结果往往导致民营企业的市场存活率变低和存在的时间缩短,所以整个大市场大环境中。百年老店越来越少,而存在十年20年的民营企业变得凤毛麟角,而那些“忠心耿耿”的管理和员工的誓言:“一直要给刘总干到退休……”到最后,完全就成了一个笑话…… 

 而面对这种灌输了一半儿以上内容的刘昆平成长奋斗史的培训,几位高管也表现不同:首先是龚瑞红,龚瑞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物业这个低等行业,不需要什么人才!有人才也在这里干不住,管理嘛,有个中专水平就够了,员工嘛,职高就是高学历了……”但是这个话也只是她在乐万家时常常提的,而她自己后来成立了公司,做到本地区物业企业龙头的时候,她可不是这么说的,而是口口声声的和现在的刘昆平的观点一致:“做物业,要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强调专业的重要性,强调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她在几年后,成为了刘昆平,超越了刘昆平……王源确是另一番景象——他经常以项目上有重要事务,重要工作为由,逃避培训,而且他的理由也很能让人信服——他并不是有意不来参加培训,因为几个高管是不需要考试的,不过,因为他负责的鸿雁新居是新项目,大型项目,基础设施尚未完备的项目,各种杂七杂八的事超多,周一至周五业主都上班,即使有事,也不可能当天反馈和处理,而周六到周日就是业主们集中反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高峰……自己也想来听培训,也想提高,但是都来培训了,那边没个领导在,那由谁来处理这些业主遇到的问题?而实际情况是,他最近越来越迷恋和痴迷于鸿雁新居项目上的客服主管姚思雨……当时在本地区城乡结合部或者煤矿周边,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两口子去找一个有能力或者有退休金的老头留在家中,妻子实际上承担了这个有能力的人或者有退休金的老头的妻子的义务,而丈夫只需要收拾家做饭,甚至的啥也不干,享受着由妻子付出后的收益……而姚思雨虽然没结婚,但是是有男朋友的,她和她的男朋友都在鸿雁新区项目部,一个是客服一个是保安,并且她和她的男朋友,都属于在城乡结合部的“临时家属”出身,而王源,则是那个有赚钱能力的老头……